人民網
人民網>>生態

羌塘深處,守護藏羚羊

本報記者  徐馭堯
2022年12月13日08:28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在羌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藏羚羊在草原上奔跑。
  新華社記者 周荻瀟攝

  初冬,羌塘草原寒風如刀,寒意逼人。這是西藏自治區阿裡地區改則縣,境內有10多萬平方公裡的羌塘草原,十余萬隻藏羚羊棲息於此。

  對改則縣林草局局長仁增羅布來說,這些天地精靈是他守護的對象。遠遠望去,一群黑黃色的斑點成群結隊地聚在一起,走近一看,原來是數百頭藏羚羊密集地聚在一片草原上。

  “這兩年,我們的藏羚羊種群數量恢復得很好。”看著這些動物,仁增羅布滿是欣慰,“去年冬天,我們這裡遭了雪災,當時咱還給這些藏羚羊當了一回‘外賣員’嘞。”

  那是深冬裡的一次常規巡護,仁增羅布發現大量藏羚羊集聚。“這是怎麼回事?”仁增羅布立馬詢問負責這一片區的管護員。

  現場沒人弄得清楚。之后幾天,仁增羅布多次打電話向管護員詢問情況,終於弄明白了——原來,因為大雪,這些藏羚羊聚集到積雪較淺的草場上,就為了有一口食物。

  零下三四十攝氏度的天氣,草場厚厚的積雪沒有消退的意思,藏羚羊們的生存受到巨大威脅。

  “這樣下去不行!”仁增羅布暗下決心,他決定做一件之前沒人做過的事兒,“為藏羚羊們送‘外賣’。”

  糧草由何而來?他帶著縣林草局的工作人員找到一家有存貨的合作社去收購剩余的干草,大家聽說他是收來去喂食藏羚羊,都給林草局的工作人員豎起了大拇指。

  “外賣”怎麼運達?仁增羅布和局裡的工作人員把這些干草一捆捆地裝上大貨車和小皮卡,經過一整天的運輸送到藏羚羊棲息地附近的管理站。

  剛開始,管護員和林草局工作人員隻投放了一半的干草到草地上。“咱們也是第一次干,誰知道這些藏羚羊是否‘領情’?”仁增羅布笑著說。

  第二天一大早,他心情緊張而忐忑﹔一到草地,他立刻跳下車,就去看各處擺放干草的剩余情況。看到各處的干草都被啃食了不少,仁增羅布懸著的心放了下來。

  跳下車時,仁增羅布因為過於匆忙,忘了戴手套,他的眉頭上都結滿白色冰霜,雙手凍得發僵。雖然天氣凍透了身子,但是他的心裡卻無比高興——“咱這土辦法,還挺管用!”

  改則縣林草局工作人員把草料送到管護站,管理員們再把這些草料送到藏羚羊棲息比較多的地方。半個月下來,改則縣的工作人員撒出去十幾噸的草料,幫助藏羚羊度過了冬天。在改則縣,23個管護站,200多名管護員,看管著10多萬平方公裡的草場,他們對於轄區的草木生靈、萬水千山都很是熟悉。哪裡常棲息著什麼動物,他們多是心中有數。

  一周時間跑上一兩千公裡,“各地管護站轉轉,看看有沒有需要我們的情況。”仁增羅布剛剛結束了又一段長期的巡護,他這樣形容自己的工作。

  管護員群覺2017年成為保護員。作為土生土長的改則人,他從小就和這塊草原打交道。夏天,群覺和同伴們騎著摩托車,揣著本子和望遠鏡,在羌塘一逛就是一整天。“這裡海拔高,哪怕是四五月也時常下雪,七八級的大風更是家常便飯。”群覺說。

  “羌塘如此廣闊,僅僅依靠縣裡的管護員遠遠不夠,需要每個老百姓都參與到保護工作中來。”仁增羅布說。羌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面積達29.8萬平方公裡,無數像仁增羅布和群覺一樣的保護者堅守一線,守護藏羚羊生存的空間。

  正是在他們的不斷努力下,藏羚羊種群數量逐步恢復,藏羚羊種群數由上世紀最低谷時的7萬隻,恢復到現在的超30萬隻。

(責編:袁勃、楊光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