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生態

草原多樣性“多”在哪裡(把自然講給你聽)

董世魁
2023年02月14日06:22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新疆巴音布魯克草原(攝於2022年6月)。
  李 飛攝(影像中國)

  草原動植物物種組成了巨大的種質資源庫,為糧食作物、蔬菜等培育改良提供了優良的種質資源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做好2023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發布,其中提出加大草原保護修復力度。草原是我國最大的陸地生態系統,發揮著防風固沙、涵養水源、固碳釋氧、調節氣候等重要生態功能。

  呼倫貝爾草原、鄂爾多斯草原、伊犁草原……我國有草原約60億畝,面積大、分布廣、類型多。放眼各地,我國草原類型足有18個大類,除由水熱條件決定的干熱稀樹草原、熱性灌草叢、熱性草叢、暖性灌草叢等地帶性草原外,局部山地還分布有山地草甸,低窪地區或海岸帶附近分布著低地草甸、沼澤草甸等非地帶性草原。草原類型不同,氣候特點、降水量、蒸發量、常見動植物有明顯差異,共同塑造了我國草原的獨特多樣性。

  你知道嗎?我國的草原植物達1.5萬多種,比森林植物和濕地植物種類的總和還要多。草原動物的種類與濕地動物相近,多於森林動物。這些草原動植物物種組成了巨大的種質資源庫,為糧食作物、蔬菜、藥用植物、家畜等培育改良提供了優良的種質資源。同時,草原微生物多樣性十分豐富。據不完全統計,1平方米的土壤中,可能有幾十萬個微生物在生長,這些微生物為動植物的生長塑造了良好的環境。

  有句歌詞“美麗的草原我的家”,側面唱出了草原多樣性的作用。我們的衣食住行、生活質量,都與草原密不可分。草原生態系統通過生物多樣性,發揮著支持、供給、調節等服務功能:土壤形成、水文、生物代謝化學循環以及其他生態學過程,都是由草原生物多樣性參與和支撐的﹔草原持續為我們供應大量動物產品(畜產品)和植物產品(食品、藥品等),河流和湖泊的淡水也有賴於草原涵養水源的功能﹔草原上的植物通過蒸騰作用、光合作用,降溫、調節氣候,還可以配合土壤發揮調蓄作用。

  盡管我國草原生物多樣性豐富,但部分地區仍會面臨過度開發、嚴重過牧等問題。曾經,面積萎縮、草原退化、家畜超載等,讓草原不堪重負。為了扭轉這一局面,我國開展草原禁牧和草畜平衡,讓草原生態持續恢復,生物多樣性明顯增加。

  草原區本身就是生態脆弱區,草原生態保護需要持續推進。讓我們付出更大努力,一起為草原生物多樣性保護貢獻力量。

  (作者為北京林業大學草業與草原學院院長,本報記者常欽採訪整理)


  《 人民日報 》( 2023年02月14日 15 版)
(責編:胡永秋、白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