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沿岸披綠 護大江奔流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雅魯藏布江中游河谷地段生態現狀。桑日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雅魯藏布江位於西藏自治區境內,是我國最長的高原河流,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河之一,滋養著沿岸的生靈。多年來,雅魯藏布江沿江地市通過大力開展人工種草、退耕還草等措施,走出了一條雅魯藏布江的綠色發展之路。
休牧造林 雅魯藏布江綠意盎然
初夏,科技日報記者來到日喀則市仲巴縣杰馬央宗冰川腳下,探訪雅魯藏布江的源頭現狀。
“因為海拔高、溫度低,這裡氣候相對干旱。雅魯藏布江流域的生態環境非常脆弱,以前旱的時候,水干了露出河床,大風一刮,到處都是沙子。”仲巴縣帕江鄉查日村72歲的旺久老人感慨道。
針對雅魯藏布江源頭生態環境現狀,仲巴縣制定了全方位的生態保護規劃,其中休牧一度成為當地保護雅魯藏布江生態的必然選擇。資料顯示,僅2021年,該縣就整治了近10萬畝退化草場,相關區域植被正在穩步恢復。
雅魯藏布江山南流域曾被喻為“造林禁區”,經過40多年的不懈努力,山南市在貢嘎縣至桑日縣兩側筑起了一道綿延160公裡、平均寬1.8公裡的“綠色長城”。
攜手共治 一起保護流域生態
為構建“共飲一江水,齊抓大保護”格局,2022年7月,西藏山南市人大常委會牽頭,與拉薩、日喀則、林芝三市人大常委會共同組成立法起草工作專班,在深入開展立法調研的基礎上,起草《山南市雅魯藏布江保護條例》(以下簡稱《條例》),並於2023年3月在西藏自治區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次會議批准實施。
《條例》針對雅魯藏布江流域特點和存在的突出問題,採取特別的制度措施,為雅魯藏布江保護修復提供堅強的法律保障,推動沿江流域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除了山南市外,拉薩、日喀則、林芝等地也出台了雅魯藏布江保護條例。沿雅魯藏布江的四地市政府共同建立跨市聯席會議協調聯動機制,加強區域合作,及時聯動處置突發環境事件、重大自然災害,定期互通流域生態保護相關信息,對流域生態保護和治理實行成本共擔、合作共治、效益共享。
此外,雅魯藏布江流域將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建立水資源消耗總量和強度雙控管理制度,優先滿足城鄉居民生活用水,保障基本生態用水,統籌農業、工業等用水需要。
山南市人大常委會主任王德文表示:“制定雅魯藏布江相關保護條例是西藏首次實施區域協同立法的一次有益探索。《條例》為共同保護雅魯藏布江流域生態環境奠定了堅實基礎。”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