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生態

湖南湘潭市完成392條河流(段)治理——

美麗河湖助力鄉村建設

本報記者 申智林
2023年10月19日07:51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石橋橫臥,流水淙淙。傍晚時分,湖南省湘潭市湘潭縣排頭鄉獅龍村村民劉立雲坐在獅龍河邊的古樹下休息。獅龍河發源於上游的石壩水庫,全長19.2公裡。過去,河道淤積嚴重,河岸雜草叢生。

  去年以來,排頭鄉對水患最嚴重的6公裡河段開展鄉級示范河流建設。清河道,固堤壩,改善水利基礎設施條件,效果很快顯現。不僅如此,村裡還對河道兩岸進行生態修復,加寬硬化河邊步道,種植花草樹木。

  2018年以來,湘潭市科學規劃,立足防洪保障、資源優化、環境改善、生態治理、產業建設、文化打造、精細管護等7個方面,結合湘潭河湖流域特點,實施了一批水清岸綠、人水和諧、景色宜人的高標准美麗河湖項目。

  “按照湘潭市河長辦的要求,每個鄉鎮每年打造3公裡美麗河流(段)。”排頭鄉河長辦主任胡天真說。

  目前,湘潭市各鄉鎮共對392條河流(段)進行清淤、除雜、砍青、生態覆綠等建設。眾多鄉級“樣板”河流不僅提高了防洪抗旱能力,還成為當地居民文化休閑的好去處。

  湘潭縣錦石鄉碧泉村的古泉日流量約6萬立方米,是流域面積26.7平方公裡的碧泉河的源頭。整治前,河道兩岸截污不成系統。經過護砌、清淤、美化、亮化,如今河水清澈,河堤上還種上了紅葉石楠和桂花等觀賞樹木。“我們鄉裡人也有了自己的‘沿河風光帶’。”碧泉村村民馮天波說。

  “為攔截、吸納和降解可能存在的農業面源污染,使試點區出水水質達到地表水Ⅲ類甚至Ⅱ類標准,碧泉河及其相應支流來水均在濕地淨化后匯入湘江主要支流之一的涓水。”錦石鄉副鄉長、河長辦主任葉棟琪告訴記者,依托濕地公園,唐家湖村、金湖村發展起花卉種植產業,拓展環湖生態休閑旅游項目,依托良好水生態發展綠色經濟,持續促進村民增收。

  今年9月,湖南省印發《關於學習借鑒浙江“千萬工程”經驗實施“五千工程”建設“和美湘村”的意見》。突出水利設施除險加固、主要支流及中小河流治理,完善抗旱水源體系建設,加強河湖濕地保護,實施農村水系綜合整治,湘潭市水利部門正著力助推建設一批“和美湘村”。

  《 人民日報 》( 2023年10月19日 18 版)

(責編:胡永秋、楊光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