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生態

2023年我國自然資源工作取得新突破新成效

美麗中國的生態根基不斷厚植

本報記者 常 欽
2024年01月17日06:46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數據來源:自然資源部

  核心閱讀

  2023年,我國自然資源保護和利用水平不斷提高,國土空間支撐能力逐步增強,生態系統質量持續好轉。

  

  1月15日至16日,2024年全國自然資源工作會議在京召開,總結2023年全國自然資源系統各項工作取得的新突破新成效,謀劃部署2024年重點工作任務。

  自然資源保護和利用水平不斷提高,筑牢國家生態安全屏障

  自然資源要素保障政策供給提質增效。2023年,《自然資源部關於進一步做好用地用海要素保障的通知》發布,涉及國土空間規劃、用地審查報批、節約集約用地與資產供應、優化項目用海用島審批程序等內容。土地、礦產、海洋、林草等各類自然資源要素有序調整,為促進綠色低碳發展聚力賦能。

  自然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水平不斷提高。緊盯嚴控新增佔用、盤活存量土地兩個環節,推動最嚴格的節約用地制度落地,自然資源部門繼續實施“增存挂鉤”機制,全年處置批而未供和閑置土地872萬畝,成效明顯。公布首批258個自然資源節約集約示范縣(市)名單。

  自然資源部積極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歷史遺留廢棄礦山生態修復示范工程和海洋生態保護修復項目,筑牢國家生態安全屏障。鼓勵和支持社會資本參與生態保護修復,引導政策性金融投入資金3500億元。截至目前,我國已部署實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50多個,累計完成治理面積達8000萬畝。

  與此同時,礦山、海洋生態修復這兩張“特色名片”也在不斷擦亮。持續指導各地開展歷史遺留廢棄礦山生態修復,“十三五”以來,全國累計修復治理面積超30萬公頃。扎實推進藍色海灣整治行動、海岸帶保護修復工程、紅樹林保護修復專項行動。目前,已整治修復海岸線2000公裡、修復濱海濕地60萬畝﹔紅樹林面積已達43.8萬畝,我國成為世界上少數幾個紅樹林面積淨增加的國家之一。

  我國自然資源保護和利用水平不斷提高,國土空間支撐能力逐步增強,生態系統質量持續好轉。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結果顯示,10年間,我國生態功能較強的林地、草地、濕地、河流湖泊水面等地類合計淨增加2.6億畝,這為持續提升陸海生態系統碳匯能力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維護資源資產權益,履行所有者職責基礎更加堅實。自然資源和不動產統一確權登記深入推進。上海崇明東灘國際重要濕地等49個重點區域自然資源確權登記完成公告登簿,自然資源資產管理改革不斷深化。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所有權委托代理機制、自然資源領域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等試點任務全面完成。

  優化國土空間格局,助力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2023年,全國國土空間規劃綱要繪就的嶄新藍圖,漸次在廣袤的華夏大地上舒展開來,為推進城鄉融合和區域協調發展提供強勁支撐。

  國土空間規劃體系逐步完善。國務院已批復18個省級國土空間規劃,全國100%的市級規劃和97%的縣級規劃已報審批機關審查。部署國土空間詳細規劃工作。推進國土空間治理數字化轉型,推動建設國土空間規劃實施監測網絡。

  “三條控制線”管控不斷加強。開展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劃定成果核實處置。首次將生態保護紅線實施情況納入國家自然資源督察范疇。完善城鎮開發邊界管理政策。“三區三線”全面劃定,讓主體功能區戰略精准落地,“三條控制線”成為地方調整經濟結構、規劃產業發展、推進城鎮化不可逾越的紅線。

  助力國家重大戰略有效落地。規范開展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試點,全國累計投入資金4488億元,綜合整治378萬畝。2023年,自然資源部指導各地推進356個以鄉鎮為單元的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試點,對農村一定空間內各類生態要素統一規劃治理,一體化推進包括耕地在內的土地整理、生態保護修復和歷史文化保護,以此為抓手進一步促進農村地區國土空間布局優化。

  耕地保護硬措施不斷完善。自然資源部開展耕地佔補平衡專項整治﹔統籌規范耕地保護衛星遙感監測,著力解決衛片監測圖斑下發統籌不夠、頻次過高、核實舉証多等問題﹔強化督察執法,建立耕地和生態保護“長牙齒”硬措施工作機制。自然資源部公開通報148個違法違規重大典型問題,集中約談22個問題突出地市政府負責人。

  戰略性礦產安全保障體系建設扎實推進。自然資源部完成礦產資源國情調查,全面摸清我國礦產資源情況。取得山東萊州金礦等重大找礦突破。自然資源系統統籌礦產勘查開發和生態保護,穩步推進綠色勘查、綠色礦山建設,初步建立綠色勘查開發標准技術體系,逐漸形成了節約高效、環境友好、礦地和諧的綠色礦業發展模式。

  錨定自然資源工作定位,服務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自然資源部對2024年重點工作作出8方面部署:堅持量質並重、嚴格執法、系統推進、永續利用,切實守牢耕地保護紅線。扎實開展耕地保護和糧食安全責任制“首考”,改革完善耕地佔補平衡制度,建立健全“長牙齒”硬措施,研究推動批量增加耕地﹔加大勘探開發和增儲上產力度,提高戰略性礦產資源保障能力。繼續深入開展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深化礦產資源管理改革,加強綠色勘查開發,優化海外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合作﹔推動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務實推動極地基礎設施和能力建設,提高深遠海開發保障能力,維護海洋權益﹔完善主體功能區制度和“三區三線”政策,加快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和監督實施,深入推進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強化差別化要素保障政策,提升自然資源要素配置效率﹔實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啟動實施自然生態資源監測評價預警工程,加強自然災害防治,深度參與全球生態治理﹔加快完善時空信息新型基礎設施,深度挖掘測繪地理信息數據價值,補齊基礎數據管理制度政策供給短板,加強地理信息安全監管﹔強化科技創新引領和支撐,全面推進法治自然建設,做好自然資源統一調查和確權登記工作,加大督察執法力度,深入推進重大改革。

  “2024年,自然資源部將立足嚴守資源安全底線、優化國土空間格局、促進綠色低碳發展、維護資源資產權益的工作定位,統籌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統籌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服務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自然資源部部長王廣華說。

  《 人民日報 》( 2024年01月17日 14 版)

(責編:衛嘉、白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