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生態

山區有綠屏 平原有綠海 城市有綠景

北京建成國家森林城市(深度觀察)

本報記者 董絲雨 潘俊強 李曉晴
2024年04月04日05:50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圖①:北京豐台區,市民在南苑森林濕地公園跑步。
  李金濤攝(資料圖片)
  圖②:北京房山區,長溝泉水國家濕地公園水清岸綠。
  樊甲山攝(人民視覺)
  圖③:北京石景山區,市民在北京冬奧公園裡的草地上休閑游玩。
  武 輝攝
  圖④:北京海澱區,列車從京張鐵路遺址公園旁穿過。
  郭俊鋒攝(人民視覺)

  4月的北京,春意濃濃。豐台區南苑森林濕地公園裡,樹木草地、灌叢密林、泡子溪流等不同景觀,吸引眾多游客漫步其間。南苑地區曾是村鎮工廠、批發市場、物流倉儲聚集的地帶,經過騰退整治,規劃建設南苑森林濕地公園,大大提升周邊居民幸福感。

  近年來,北京以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為抓手,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道路,建成“山區有綠屏、平原有綠海、城市有綠景”的生態宜居城市。全市森林覆蓋率達到44.9%,人均公園綠地面積提高到16.9平方米,公園總數達1065個。

  今年1月,隨著創建國家森林城市24項指標全部達到國家標准並順利通過驗收,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授予北京市“國家森林城市”稱號。森林城市建設擴大了城市生態空間,提升了人民群眾的綠色獲得感、生態幸福感。未來,隨著生態布局不斷優化,北京將更綠、更美、更宜居,逐步建成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大都市。

  綠色空間斑塊不斷增多,森林資源實現均衡發展

  站在西山綠道(石景山段)高處向遠處眺望,山花盛開,團團簇簇,燦爛奪目﹔白蠟、國槐等樹木的枝條吐露綠意,一片生機盎然。

  北京金都園林綠化有限責任公司的養護員劉萬秋,一邊給一株剛栽下不久的丁香澆水,一邊對記者說:“過一兩周你們再來,樹會更綠,花也基本都開了,美不勝收。”

  在步行道兩側,一種植物吸引了記者的注意。“這是狼尾草,一種鄉土地被植物。種植狼尾草有助於改善土壤質量,豐富生物多樣性。”北京金都園林綠化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龔臣說,西山綠道(石景山段)項目營建喬灌草復層結構,有利於提高碳匯和生態效益。同時堅持保護原生植被和補植鄉土樹種為主的綠化方向,最大程度保留了自然景觀。綠道項目完工后,將為游客提供自然、健康、生態的步行體驗。

  2018年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工作開展以來,通過實施封山育林、退建還綠、林相改造、森林撫育等工程,石景山區推進完成1148公頃西山森林資源提升。“我們保留生長良好的林木單株,提升林分質量,調整樹種組成,改善林分結構,開展森林可持續經營。”石景山區園林綠化局綠化發展科科長潘岩說。

  2012年起,北京接續實施兩輪百萬畝造林綠化工程,平原地區森林資源總量翻了一番,綠色空間斑塊不斷增多,森林資源實現均衡發展,為創建國家森林城市撐起了“四梁八柱”。

  據悉,今年北京計劃新增造林綠化面積1萬畝,全市森林覆蓋率將增至44.95%。

  未來,北京將進一步優化生態布局。“我們將著力推動‘一屏、三帶、九廊、多片區’的生態空間建設。”北京市園林綠化局局長高大偉介紹,“一屏”是北部燕山和西部太行山地區,將實施生態綜合治理工程,提高我國北方防沙帶北京段的防風固沙和水源涵養功能,保障首都生態安全。“三帶”是淺山游憩帶、潮白河生態綠帶和南部環京綠帶。在淺山游憩帶,將建設一條從西南延伸至東北的森林步道,通過補植鄉土彩葉樹種,構建500公裡的大美生態彩帶。在潮白河生態綠帶,推進潮白河國家森林公園規劃建設。在南部環京綠帶,圍繞永定河—拒馬河、大興機場臨空經濟區周邊等重點區域開展生態系統治理,形成大尺度生態空間。“九廊”是以市域綠色空間9條楔形綠色廊道為本底,提升森林質量,促進現有生態斑塊互聯互通。“多片區”是構建平原地區大尺度生態源地,形成萬畝以上綠色空間斑塊40處、千畝以上綠色空間斑塊510處。在城區通過見縫插綠,打造近自然城市森林景觀。

  建設鳥語花香、物種豐富的生態家園

  “剛出小區門沒兩步就看見它了,頂著頭冠,身披黑白褐羽毛,特別漂亮。”幾天前,豐台區花鄉街道居民牛靜華用手機拍下了一隻戴勝鳥。

  戴勝鳥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一般棲息於山地、森林、河谷等開闊的地方。“能在小區裡拍到野生鳥類,說明我們城市的生態環境越來越好了。”牛靜華說,她還曾在小區裡看到刺猬、鬆鼠等小動物,“在家附近小公園裡的樹下,還能聽見啄木鳥‘篤篤篤’啄木頭的聲音。”

  穩定健康的森林生態系統,為北京促進生物多樣性保護和恢復奠定綠色基底。據統計,北京市現有維管束植物2088種,陸生脊椎動物608種,其中鳥類達515種,北京已成為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大都市之一。

  建設森林城市,不僅要營造良好人居環境,也要為野生動物營建適宜棲息地。

  通州區,大運河南岸的城市綠心森林公園中央,一片78公頃的荒地設置了隔離帶,實行預約游覽。隔離帶裡,草木肆意生長,是一片自然原生態的區域。

  這裡是原東方化工廠的核心區,生態環境脆弱。“公園建設時,這裡混合播種了適應性強的樹種、灌木草種以及慢生植物,漸次形成荒草、灌草、疏林、密林的風貌,構建出近自然的森林植物群落,利用植物新陳代謝、根際降解以及生態群落的擴大等,以自然生命力來修復此區域,恢復自然生態系統。”北投集團綠心園林有限公司游客服務部副部長運向杰說,林子中的食源、蜜源植物佔到了38%,為的就是吸引鳥類和小型哺乳動物在這裡安營扎寨。

  如今的城市綠心森林公園生態越來越好。運向杰告訴記者:“現在,即使是在公園對外開放的區域,看到野兔也不是什麼新鮮事。”

  2019年起,北京市園林綠化局先后組織編制了《生態保育小區建設指南》《自然帶營造和管理技術指南》等技術規范文件,對全市平原生態林生態保育小區的空間布局、建設標准、后期監測和運行管理措施都提出了具體要求。

  截至2023年底,北京平原生態林內建設了生態保育小區350個。其中,建設小微濕地718處,種植食源、蜜源性植物(含地被)75萬株。

  北京市林業工作總站站長杜建軍表示,目前,生態保育小區正在以每年100個的速度逐步推進建設。預計到2025年,北京平原生態林內將建成500余處生態保育小區。同時實施綠隔公園自然帶建設,以道路干線、河流為依托建立生態廊道體系,打造鳥語花香、物種豐富的生態家園。

  生態為民,生態惠民,提升居民幸福指數

  “現在北京市裡的公園基本免費,家門口的元大都公園還是開放式的,沒有圍欄,平時散步就能去,真好。”朝陽區居民王穎說。

  近年來,北京新建的郊野公園大多不設圍牆,還有不少公園主動“拆欄透綠”。2022年,海澱公園拆除1900余米長的鐵質高圍欄和綠籬圍欄,並實行24小時開放。

  結合城市更新和“疏整促”專項行動,北京建成一批城市休閑公園、口袋公園、小微綠地、村頭片林。

  傍晚,記者來到石景山區錦繡之丘全齡友好公園,碰到老山西裡小區居民於自然正帶著外孫女玩耍。“公園修好后,我們出門步行5分鐘就能進園。這裡有孩子可以玩的攀爬架,有年輕人可以鍛煉的器械和跑道,還有我們老年人常去的棋牌花園、太極花園,挺不錯的。”於自然說。

  這裡曾是一塊閑置多年的綠地,雜草樹木叢生。2022年,錦繡之丘公園成功申報北京市“全齡友好型公園”改造重點項目並於當年年底完工。

  “公園改造以城市森林為基礎,利用現有植物資源和山地地形,將全齡休閑健身功能與森林景觀、山地景觀融為一體,成為深受周圍居民喜愛的社區公園。”石景山區園林綠化局主體責任辦公室主任王宏彬說。

  今年北京將再添15處休閑公園和城市森林、50處口袋公園及小微綠地,讓更多居民享受到公園和綠地的生態福祉,幸福指數不斷提升。

  “森林城市建設,要進一步突出生態為民、生態惠民的宗旨,發揮生態、經濟、景觀、文化、健康等多種功能,不斷提升居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城市森林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王成說。

  綠色增添居民福祉,也助力增收致富。走進平谷區峪口鎮興隆庄村的一片桃園,陶桂芸正和丈夫張寶志忙著給家裡50畝桃園進行“高培壟”。“過幾天大棚桃就上市了,來賞桃花、買鮮桃的游客會特別多,我們得做好准備。”陶桂芸說。

  據了解,平谷大桃產業具有良好的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2023年平谷區實現大桃產值15.09億元。

  從去年開始,北京實施果樹產業助力鄉村振興三年行動,目前已新發展果樹2.99萬畝。完成美麗鄉村“千村千林”建設100處,發展林下經濟16萬畝。自然教育、森林康養等新業態蓬勃發展,實現了生態美、百姓富的有機統一。

  增彩延綠,提升“顏值”,把北京建設得更美

  春日風光好,北京迎來了今年的賞花季。

  根據北京市園林綠化局發布的消息,國家植物園(北園)園內的木蘭於4月初盛開﹔40萬株郁金香,從3月底陸續開放到5月初﹔7.1公頃的月季專類園將集中展示1000余個品種共5萬余株地栽月季。

  北京市園林綠化局公園管理處處長馬紅表示,今春在全市范圍內精選推薦了132處各具特色的賞花片區,方便市民就近感受花園城市建設的成果。

  綠色空間持續完善,城市景觀品質隨之全面升級。今年北京市將啟動綠化彩化三年行動,打造綠城、花城融合的花園城市。

  “花園城市建設打通城市生態與人們生產生活的‘最后一公裡’,讓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成為現實。”高大偉介紹,以道路綠化為例,用來分隔不同車道的綠化帶,將通過優良植物品種的選擇,以及喬木、灌木和草本植物的搭配栽植,凸顯色彩與層次﹔向外靠近臨街建筑的綠化帶,則會與商鋪、廣場等公共空間結合,見縫插綠﹔沿街建筑外立面的窗口、陽台等區域也將科學利用種植容器,增加立體綠化景觀。今后,還將促進園藝走進市民家庭,推動形成綠色健康的生活方式,真正實現生產、生態、生活的良性循環。

  目前,北京市園林綠化局已編制《關於深化生態文明實踐  推動首都花園城市建設的指導意見》,制定了專項規劃,明確了行動計劃,並在東城、西城、朝陽、海澱、通州等5個區開展花園城市試點工作。

  “北京環路上的月季帶全國聞名,今后這樣的景觀會越來越多。各區將充分利用道路周邊現有的圍欄、牆體,通過垂直綠化和彩化建設,打造100條美麗的‘城市畫廊’,營造風景如畫的出行環境。”北京市園林綠化局城鎮綠化處處長劉明星說。

  開展城鄉增彩延綠行動,在綠化的基礎上加強彩化,多種一些色彩斑斕的樹種。北京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程建華表示,北京要打造二、三、四環“環城花廊”,五、六環“環城彩林”,建設四季變換的平原大美林海100處,建成千畝以上集中連片的山區彩色景觀林100處。

  “今后,北京還將結合老舊小區改造和花園式單位、社區建設,推動彩化植物進單位、進社區。同時在口袋公園、小微綠地建設以及全齡友好公園改造中,因地制宜選擇和配置彩化植物,讓市民身邊的景觀更加繽紛多彩。”高大偉說。

  《 人民日報 》( 2024年04月04日 06 版)

(責編:袁勃、趙欣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