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生態

2024年江源科考啟動 聚焦“水土氣沙冰”

2024年07月20日23:26 | 來源:新華網
小字號

7月20日,在直門達水文站,長江科學院水土保持研究所任斐鵬在進行植被生態和水土流失調查。新華社記者 伍志尊 攝

  新華社西寧7月20日電 20日,2024年江源綜合科學考察隊抵達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在長江源區的通天河直門達河段進行了多學科採樣觀測,意味著2024年江源綜合科考正式啟動。

  本次科考由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長江科學院牽頭組織,聯合青海省水利廳、長江流域氣象中心等單位,開展長江源和瀾滄江源地區的水資源、水生態環境等科學考察,內容包括河湖水文、河道河勢、水環境、水生態、水資源、水土流失、冰川凍土等。

7月20日,在直門達水文站,長江科學院流域水環境研究所喬強龍開展現場魚類監測。新華社記者 伍志尊 攝

  科考啟動當天,長江科學院河流所、水環境所等科研單位的科考隊員在直門達河段進行了懸移質泥沙和河床沉積物、浮游生物等樣品的取樣。

  作為青藏高原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長江源和瀾滄江源地區是氣候變化的敏感響應區和生態環境脆弱區,對流域氣候系統穩定、水資源保障、生物多樣性保護、生態系統安全具有重要影響。

  本次科考圍繞長江源自然資源狀況和生態環境特點,開展江源河流水沙特征時空分布、江源濕地碳儲量估算、高原凍土凍融變化影響、冰川凍土厚度探測等科考項目,深入研究分析江源氣候變化及其對水文水資源、冰川凍土演變、生態系統碳匯等的影響。

7月20日,在直門達水文站,長江科學院空間信息技術應用研究所廖茂昕(左)和付珺琳進行土壤多參數檢測。新華社記者 伍志尊 攝

  江源科考從2012年開始每年開展,深入長江源區,摸清生態“本底”,研究變化規律,是對長江源開展次數最多、覆蓋最廣的科研活動之一。

  長江科學院總工程師徐平介紹,此次科考將進一步掌握長江源和瀾滄江源地區的生態環境現狀,為長江大保護、三江源國家公園建設、長江源和瀾滄江源區“水土氣沙冰”演變與適應性保護對策研究提供基礎數據,更好地發揮科學研究在青藏高原生態保護中的支撐作用。(記者史衛燕、陳杰、田中全)

(責編:牛鏞、岳弘彬)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