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生態

新疆塔裡木河沿岸探索科學治水

胡楊林“喝上”生態水(探訪)

本報記者 李亞楠
2024年09月18日06:20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圖為塔裡木河流域的胡楊林。
  呂方明攝(人民視覺)

  核心閱讀

  位於新疆的塔裡木河是我國最長的內陸河。塔裡木河流域內分布著近1700萬畝天然胡楊林,佔全國天然胡楊林面積的90%以上,是南疆地區重要的綠洲生態屏障。通過引洪分流等科學治水措施,汛期的塔裡木河成為生態補水的重要源泉,有效改善了流域沿岸的生態環境。

 

  眼下,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塔裡木河迎來主汛期,上游奔騰而來的洪水正通過一道道生態閘、一條條引洪渠,向兩岸胡楊林內部流動延伸數十公裡。

  2000年開始,新疆已組織實施了25次向塔裡木河下游生態輸水,大西海子水庫累計下泄生態水近100億立方米,今年計劃為塔裡木河流域沿岸胡楊林區補水5.1億立方米。

  如何將汛期洪水變成生態水補給胡楊林?如何科學高效利用洪水資源?記者沿著塔裡木河一路向下,見証生態補水給流域帶來的勃勃生機。

  洪水變成生態水

  塔裡木河是我國最長的內陸河,全長2486公裡,流域總面積102萬平方公裡,哺育著1200多萬人,佔全疆總人口近一半。但汛期的塔裡木河曾讓兩岸群眾頭疼。“以前洪水一來,我們就得組織力量防洪。”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輪台縣林業和草原局黨組副書記、局長麥提熱依木·克熱木說,現在隻需要在汛期之前疏通引洪渠,把洪水引到需要的地方去,洪水就變成了“生態水”。

  塔裡木河流域干流管理局英巴扎管理站設在輪台縣輪南鎮,負責管轄的河道有190多公裡,河道兩側設有20多個生態閘,“水少的時候關閉生態閘保障農業用水,洪水來了就開啟生態閘灌溉胡楊林。”站長申俊介紹,引洪補水的時間由大河來水情況決定,今年8月5日,中游流量達到650立方米每秒的警戒線,生態閘當天開啟,將多余的水量釋放到胡楊林中。

  為了最大程度利用引洪渠的水,當地調動機械設備在引洪渠旁開挖出長短不同的支渠,讓水通過四通八達的支渠覆蓋到胡楊林深處。自2019年以來,輪台縣胡楊林內累計疏通渠道129.46公裡,新建輸水支渠導水壩56處,修建攔水壩13處,新建胡楊林水位監測井18眼。

  輪台縣生長著83萬畝天然胡楊林,輪台縣林業和草原局結合水利部門提供的水資源調配數據,通過多個生態閘口引洪輪灌,對缺水區域進行精確補水,原計劃今年灌溉15萬畝胡楊林,輸水量4800萬立方米。由於今年是豐水年,上游來水量比較大,預計能灌溉三四十萬畝。

  除中上游為胡楊林引洪補水外,生態補水還包括下游大西海子水庫生態輸水。塔裡木河下游曾出現過河道斷流、湖泊濕地縮小、地下水水位大幅下降的情況。如今經過中上游引洪分流之后的來水一路向下,匯聚在尉犁縣境內的大西海子水庫,再輸送到下游。水庫從2012年起退出農業灌溉,成為新疆唯一一座專門用於生態供水的水庫。

  生態補水更科學

  “塔裡木河汛期從7月持續到9月,今年第二階段生態輸水計劃持續60—65天。”塔裡木河流域干流管理局大西海子水庫管理站站長章瑜介紹,8月12日庫容達到3500萬立方米后,生態輸水閘口緩緩打開,正式啟動第二十五次向塔裡木河下游生態輸水第二階段工作。

  在大西海子水庫,記者沒有看到水流從閘門奔涌而下、波濤翻滾的場景。通過閘門控制流量,水慢慢流向下游,滋潤著河道和兩岸植被。

  章瑜告訴記者,近幾年採取的雙河道、小流量、長歷時、多時段輸水方式,最大限度橫向漫溢下泄水量,補給塔裡木河兩岸生態脆弱區及地下水埋深,實現生態輸水效率的最大化。

  “早些年生態輸水更重要的目的是貫通河道,讓水頭到達最下游的台特瑪湖,現在台特瑪湖核心區面積已經穩定在41.99平方公裡,所以目前生態輸水的重點已經轉向兩岸生態補給。”章瑜說,水從大西海子水庫到達台特瑪湖附近的庫爾干水文斷面后便關閉節制閘,將水存在河道中,讓洪水橫向漫溢,擴大受水面積,最遠可以延伸到幾十公裡遠,充分補給兩岸后才讓水進入台特瑪湖。

  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張廣朋說,生態輸水初期,水頭從大西海子水庫到達台特瑪湖需要100多天,現在隻需要十幾天。如果不加以控制,台特瑪湖的面積將繼續擴大,但對兩岸的補給會很小。“現在用節制閘把水控制住,讓水往兩岸走、往地下滲,通過生態閘把水引向目標區域,每3年輪灌一次,這就是汊滲輪灌。”張廣朋說。

  為了水資源調度更加科學,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和塔裡木河干流管理局於2019年共同成立了汊滲輪灌生態修復試驗區,進行塔裡木河生態水文研究。

  目前正在進行的汊滲輪灌方法就是在這個試驗區進行試驗后大面積推廣的。“這種方法讓水從一條線變成一個面,還能往下滲,形成‘地下水銀行’。”張廣朋告訴記者,目前塔裡木河下游地下水位已經從8—12米提升到2—5米,淺根系植物重新恢復生長,胡楊這樣的深根系植物也脫離了危險。

  流域生態持續向好

  “看!那是蒼鷹,最近在河邊巡護時經常能看到它們,應該是來捕獵野兔的。”輪台縣解放渠胡楊林管護站管護員迪力夏提·芒力克指著在低空盤旋的蒼鷹說。

  “前些年,很多胡楊處於亞健康狀態,因為長期澆不上水而慢慢退化,植物不長了,野生動物也離開了。經過引洪補水,現在胡楊明顯綠了很多,野生動植物也更多了。每次看到水來,我都很興奮。”迪力夏提說。

  麥提熱依木告訴記者,經過多年引洪灌溉,輪台縣胡楊林區土壤含水量較之前增加了52.61%,平均地下水位由輸水前的3.53米抬升至2.60米。胡楊林遇水“復綠”,長出了新枝,紅柳、駱駝刺、梭梭、甘草等植被逐漸恢復,馬鹿、鵝喉羚、白鸛、蒼鷹等野生動物也回來了。此外,輪台縣還有11萬畝沙化地,引洪灌溉后,7萬畝沙地變成了草原。

  張廣朋介紹,如果地表沒有來水,胡楊種子落地后無法發芽,原有的胡楊不斷枯死,就會出現繁殖阻斷情況。在繁殖阻斷區域,科研人員進行了漫溢漂種實驗。

  由於塔裡木河汛期剛好和胡楊種子的落種時節重合,科研人員人工取種后撒在繁殖阻斷區,過水之后,種子便會自然萌發。“我們在上游的洛浦縣、墨玉縣等地方數過,大概每百平方米有8—9株新生胡楊幼苗。”張廣朋說。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公益林保護中心四級主任科員張夢杰介紹,2019年新疆啟動實施塔裡木河流域胡楊林拯救行動以來,生態補水區胡楊林活立木總蓄積量增加69.78萬立方米,樹高平均增長0.42米,更新集中區域幼苗數量達到22—48株/畝。塔裡木河兩岸的生態環境持續向好,天然胡楊林的防風固沙和水土保持功能得到有效改善,野生動物種群數量不斷增加。

 

  鏈接

  塔裡木河再次全線通水

  第二十五次塔裡木河集中生態輸水實施一個多月來,通過大西海子水庫泄洪閘向下游補水,再次實現塔裡木河干流河道全線通水。

  經過20多年來持續實施塔裡木河下游生態輸水,流域生態環境由中等和差等逐步向良好和優等轉化,生態環境得到持續改善。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監測成果表明,塔裡木河下游水質明顯好轉,且下游兩岸1公裡范圍內地下水位明顯抬升。沙化面積減少700多平方公裡,植被恢復和改善面積達2300平方公裡,胡楊林種群更新能力有所恢復。同時,塔裡木河沿線兩岸灌區3464萬畝耕地實現適時灌溉,為今年糧食豐收打下堅實基礎。

  目前,塔裡木河洪水呈全線緩退態勢,生態輸水仍在進行。下一步,水利部將指導地方水利部門繼續統籌洪水防御和水資源利用,提高補水效率,持續改善和保護塔裡木河流域生態環境。

  (本報記者王浩、李亞楠)

 

  版式設計:蔡華偉

  《 人民日報 》( 2024年09月18日 07 版)

(責編:趙欣悅、袁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