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生態

陝西寶雞市構建渭河河堤慢行交通系統

渭河岸邊 綠道綿延(身邊的綠道④)

本報記者 張丹華
2024年10月14日06:35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綠道上的騎行者。
  謝克強攝(人民視覺)

  渭河岸邊成為市民休閑好去處。
  趙彬瑞攝(人民視覺)

  數座橋梁橫跨渭河寶雞段。
  趙彬瑞攝(人民視覺)

  核心閱讀

  陝西寶雞市渭河南岸,綿延30多公裡的綠道從城西的渭濱區蜿蜒到城東的高新區,在此基礎上形成的慢行交通系統,成為城市交通的重要組成部分。精心規劃、建設、管護的城市綠道,方便人們健身休閑,切實增強了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秋日的渭河,水面平靜,時有微波。

  陝西寶雞市渭濱區渭河南岸河堤上的綠道岸邊,槐樹、梧桐樹等開始有了黃葉。風一吹,葉片飛向河心,落在一隻小鴨子頭上。鴨子嘎嘎叫著,抖抖翅膀,又驚起了蘆葦蕩裡的白鷺……

  “白鷺飲朝華,夕照覓晚唱,人在畫中游,山色映湖光……”這是一首附近居民耳熟能詳的歌。多年來,依托渭河生態公園建設,寶雞市逐步在渭河南北兩岸分別建設綠道,由此構建渭河河堤堤面自行車及步行交通系統。渭河岸邊,綠道不僅串聯了沿線景觀節點,給這座曾獲“聯合國人居獎”的城市增添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詩意,更讓當地市民走出家門就能鍛煉,增強了獲得感、幸福感。

  巧規劃,拓展水上空間,實現貫通循環

  渭河,黃河最大支流,橫貫寶雞224公裡,其中市區段長30多公裡,始終是寶雞生態環境治理特別是水環境治理的重中之重。

  在渭濱區,渭河南岸一段近4公裡長的河堤綠道,曾因改造空間小、支流入渭口多、建設難度大,成為寶雞市慢行交通系統建設中的“堵點”、居民口中的“槽點”。如今,放眼望去,草坪、花海、碧水,一路風景,這段綠道是如何“升級”的呢?

  從攔河閘到茵香河入渭口之間近4公裡長的道路,當地居民稱為濱河大道。渭河市區段共有17條支流,濱河大道上就有4個河流入渭口,附近密布住宅區、學校、企事業單位、便民集市等。不像北岸地勢相對開闊,河堤與馬路都可以修得“敞亮”,南岸採取的是堤路結合的建設方式,堤就是路、路就是堤,馬路邊緣到河道護坡的距離十分狹窄,缺少建設健步道、騎行道、小公園的空間。

  當時負責南岸建設項目的齊清孝如今是寶雞市水土保持工作站站長。他介紹:“我們和規劃設計專家經過多次勘察、討論,最終決定,既然路面上沒空間,不如從水上找。”

  根據渭河南岸實際情況,規劃設計者把騎行道與健步道分層設計:河堤上,綠化帶與騎行道並行,在河堤內側打造懸空式健步道和親水平台,既能滿足群眾健身需求,又能讓群眾享受到親水樂趣。

  “南岸有了空間之后,步道怎麼實現相互貫通、大小循環?南北兩岸能連接起來嗎?”齊清孝指著總設計圖說,這段綠道沿線有多座橫跨渭河的橋梁,做好綠道與跨渭河橋梁之間的銜接,健身步道的閉環就形成了。

  “僅僅連接還不夠,我們在橋梁與綠道連接的節點處,設計讓步道分成‘兩路’,一路拾級而上走入橋梁上的人行道,一路直行從橋梁下穿過,這樣就能圍繞橋梁形成循環健步道。”齊清孝說。

  於是,解難題、通堵點的巧妙規劃設計,接續斷點、綿延綠道,串聯起渭河南岸的河流、公園、居民區,讓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畫卷鋪展在眼前。

  抓細節,因地制宜營造“一河一景觀”

  周末,陽光和煦、河風輕撫。草坪上,孩童盡情玩耍,老人舞劍健身,騎行道上的人們一邊騎車,一邊觀賞渭河美景……

  走在綠道上,齊清孝指著地面上的陶磚說:“這段騎行道,是沿渭河綠道中最開始使用陶磚的‘試驗段’。”之前,綠道建設常用彩色路面區分騎行道和步行道,下雨天容易積水,時間長了鮮艷的顏色也會脫色。經過尋找、測試,建設方最終在陝西渭南市富平縣找到這種陶磚。“這種材料透水性能好,顏色也不容易脫落。”齊清孝說。

  說話間,市民齊樂帶著孩子騎自行車路過。齊樂說:“這裡一側是綠化帶,一側是精美的生態微景觀,騎行道在中間,既有綠意盎然,又有彩色地面蜿蜒向前,讓人眼前一亮,我和孩子經常來這裡騎行。”

  近4公裡的步道,雖然不長,卻需跨越4條渭河支流,沿途的景觀設計也用了不少心思。

  齊清孝介紹,根據4條支流流量大小、實地情況,設計者營造了“一河一景觀”——石壩河入渭口緊鄰竹林叢生的口袋公園東坡園,於是用一座古朴的人行吊橋連接起東坡園與綠道﹔水流量較小的沙河以汀步石為橋,水流淌過石頭間的縫隙,不影響流速,還能讓群眾與水親密接觸﹔龍山河水流量相對較大,於是建造了一座梁板橋,橋面塑木板顏色與周圍景色相融合,既美觀又安全……

  今年,作為這段綠道終點的茵香河段,被納入寶雞市提升渭河市區段重要節點工程之一,規劃建設連接渭濱區與高新區的綠道長廊。綠道長廊建成后,走綠道從渭濱區到高新區不再需要繞行主干道,出行將更加便利。

  精管護,為群眾提供良好服務和環境

  綠道建好,更要管好,負責這一區域管護的寶雞市渭河攔河閘工程管理中心責任在肩。“路面每公裡都安排了保潔員、巡邏員,河面上安排小船定期清理水面垃圾。”該管理中心主任陳煥榮說。

  “去年,我們還探索引進了智能視頻監控系統,在聯盟橋到東嶺廊橋之間先行先試。一旦發現有人超過設定警戒線、靠近水邊,系統就自動發出警報並通過喇叭提醒。”陳煥榮說。

  今年,寶雞聯盟橋和橋下的一湖水吸引了很多市民和游客。藍天白雲映襯著瑰麗的聯盟橋,不少人喜歡站在綠道的親水平台上,與波光粼粼的渭河親密接觸。

  拍照打卡的人越多,保潔、設施維護的壓力也越大。根據需要,管理中心在游客最多的親水平台周邊增加了管護人員。“一是保障便民設施正常運轉,二是保持整個區域干淨整潔,為群眾提供良好的服務和環境。”陳煥榮說。

  如今,在寶雞市渭河南岸,綿延30多公裡的綠道從城西的渭濱區蜿蜒到城東的高新區,在此基礎上形成的慢行交通系統已成為城市交通的重要組成部分。綠道上,臨河的護欄延伸向遠方,燈柱上的音箱播放著舒緩的樂曲,人們腳步悠閑。

  《 人民日報 》( 2024年10月14日 14 版)

(責編:袁勃、趙欣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