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泊是怎樣命名的?(把自然講給你聽)
湖泊的名字蘊含了不同的意義,有的根據大小、深淺等直觀特點約定俗成,有的記錄了歷史變遷或文化傳承,還有的和當地風土人情、語言特色等息息相關
青海湖、白洋澱、烏梁素海、納木錯……我國湖泊資源豐富,那麼,你知道嗎,這些湖泊的叫法為什麼不相同?湖泊又是怎樣命名的?
湖泊在古代多稱為“澤”。比如“九澤”,就是上古時期9個大的湖泊。
現在的命名中,面積較大的湖泊多稱為“湖”“泊”等,面積小而湖岸線流暢的湖泊多稱為“塘”“潭”等。湖、泊含義相近,指陸地上聚集的大水面。湖的本義,是陸地上長滿了水生植物的大水體。我國面積在1平方公裡以上的湖泊中,近一半都是以“湖”為名,例如鄱陽湖、洞庭湖、太湖、洪澤湖、巢湖,還有青海湖。
湖泊的名字蘊含了不同的意義,有的還藏著讓人讀懂它的“暗號”、了解它的“線索”。
不少名字,是根據大小、深淺等直觀特點約定俗成的。在我國東北地區,河流沖刷形成了沖積平原,發育成眾多小型湖泊,稱之為“泡”或“泡子”,其特點是湖面小而湖水淺、有的礦化度高,湖盆坡降平緩、現代沉積物深厚。在我國東部,一些較淺的淡水湖泊被稱為“澱”或“蕩”,最為人熟知的,是位於華北平原的白洋澱——這個淺水湖泊群,由143個湖泊組成。
還有一些湖泊的名字,則記錄了歷史變遷或文化傳承。位於江西的鄱陽湖,古稱彭蠡澤、彭澤、官亭湖,南北朝時期湖泊開始向南遷移擴張,至隋朝擴張至鄱陽縣城附近,稱之為鄱陽湖。洞庭湖在歷史上的名稱頗多,比如九江、五渚、三湖和重湖等,“洞庭”之名據傳始於春秋戰國時期,因湖泊中有洞庭山而得名。
我國作為多民族國家,湖泊命名還和當地風土人情、語言特色等息息相關。這些,都直觀反映在名稱上。
在我國,不少省份都有以海命名的湖泊,如北京的什剎海、內蒙古的烏梁素海、甘肅的尕海、新疆的布倫托海、四川的邛海等。
在我國內蒙古、新疆等地,氣候干旱、降水量少,河流和地下水容易向匯水窪地中心積聚,從而發育成眾多的內陸湖泊。蒙古語稱之為“諾爾”“淖爾”。在內蒙古,以此為名的湖十分常見。在新疆,曾是我國第二大咸水湖的羅布泊,當地人稱之為羅布淖爾。
青藏高原是我國湖群最密集的地區。在藏語中,湖泊的讀音為“錯”,比如眾所周知的納木錯、羊卓雍錯等。有些湖泊的名字,還在“錯”的基礎上加了修飾,如“仁錯”,藏語譯為“山湖”,指的是一面較開闊、其余靠著山的湖泊,如“格仁錯”“昂拉仁錯”等﹔又如“雍錯”,在藏語中是碧玉似的湖,有當惹雍錯、瑪旁雍錯等。此外,藏語中還專門設有對鹽湖的稱呼,叫作“茶卡”,意思就是鹽湖之濱,最典型的要數茶卡鹽湖。
然而,有些時候,湖泊的命名並沒有統一規則。比如,同在雲南的滇池、洱海和撫仙湖,地理位置及面積大小接近,卻有著不同的名字。這或許和歷史人物的一次即興發揮有關,和不同時代背景的民俗風情有關,和滄海桑田、斗轉星移的地層演變有關。
(作者為中國科學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研究員,本報記者姚雪青採訪整理)
《 人民日報 》( 2024年12月30日 14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