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生態

什麼樣的土能做瓷器?(把自然講給你聽·傳統文化裡的自然新知)

李其江
2025年01月02日05:47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上圖:星子高嶺土。
  下圖:青花釉裡紅瓷器。
  以上圖片均為景德鎮市委宣傳部提供

  習近平主席在二〇二五年新年賀詞中強調:“從五千多年中華文明的傳承中一路走來,‘中國’二字鐫刻在‘何尊’底部,更銘刻在每個華夏兒女心中。”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生生不息,其中就有不少自然新知傳承綿延。制作瓷器的黏土有什麼特別之處?漆器的漆從什麼樹上來?植物染技藝是用什麼植物來“染”?……新年伊始,“把自然講給你聽”欄目推出“傳統文化裡的自然新知”系列,請與我們一起沿著時光的長河回溯,發掘與傳統文化相關的器物、技藝裡有趣的自然知識,感悟自然與文化交融的別樣魅力。

  ——編  者

  

  制作瓷器所需的黏土,需具備成形性能、適度的干燥收縮性能、適度的燒成收縮性能和耐火度。制瓷還要考慮到黏土的礦物組成和化學組成

  

  陶瓷是中華文明的重要名片。我國是世界上陶器起源最早的國家,又發明創造了瓷器。

  瓷器是以黏土為主要原料,與其他天然礦物原料一起,經過粉碎混煉、成形,燒制而成的。那麼,什麼樣的土才能做瓷器呢?

  制作瓷器所需的黏土,性能上要滿足三個方面的要求:一要具備成形性能,即可塑性。黏土與適量的水混煉后形成泥團,在一定外力作用下產生形變但不開裂,當外力去掉后,仍能保持其形狀不變﹔二要具有適度的干燥收縮性能。黏土泥料在干燥過程中,包圍在黏土顆粒間的水分蒸發,顆粒相互靠攏引起體積收縮,如果收縮過度就會引起泥坯開裂,因此要保持適度的干燥收縮率﹔三要具有適度的燒成收縮性能和耐火度。黏土泥料在煅燒時,會發生一系列物理、化學變化而再度收縮,當達到一定溫度時還會逐漸熔融軟化,如果收縮過度就會導致瓷器變形。為了燒成不軟化並達到與釉相適應的燒成溫度,黏土應具有合適的氧化鋁含量,它是構成瓷胎“骨架”的主要化學成分之一。

  判斷一種黏土是否適合做瓷器,還要考慮到黏土的礦物組成和化學組成。在礦物組成上,黏土由高嶺石、蒙脫石等主要礦物,石英、長石等伴生礦物以及一些有機物質組成。黏土的主要礦物天然具有較好可塑性,主要礦物越多、顆粒越細,可塑性會越高。在化學組成上,黏土的主要礦物是含水的鋁硅酸鹽,其主要化學成分是二氧化硅、氧化鋁和水。因地質生成條件不同,還會含有少量的鉀、鈉、鈣、鎂、鐵、鈦的氧化物等。黏土受組成礦物影響,化學組成變化很大。

  黏土有白、灰、黃等各種顏色,這與黏土含有的著色氧化物以及有機物種類、含量有關,但燒成的瓷胎顏色與黏土顏色並不直接相關,而是與著色氧化物含量以及燒成氣氛相關度更大。宋代汝窯“雨過天青雲破處,這般顏色做將來”,主要採用氧化鐵和二氧化鈦含量均較高的黏土制成,胎體主要呈淡灰白色,與色如天青的汝瓷釉更協調統一。

  有的黏土柔軟,可在水中散開,直接淘洗除雜后就可以使用,如高嶺土、球土。制瓷之始,通常使用這類柔軟細膩的黏土制瓷,如越窯青瓷。高嶺土由於含有質量40%左右的氧化鋁,需要1400攝氏度左右的高溫才能燒結,如邢窯、定窯部分白瓷,所以為了方便燒制通常不會直接用高嶺土單一原料制瓷。有的黏土呈致密塊狀,需破碎淘洗后使用,如瓷石,景德鎮至少從宋代開始就使用瓷石制瓷了。

  景德鎮宋代青白瓷溫潤如玉,以瓷石為原料制作。瓷石富含絹雲母,氧化鋁含量較低、鉀鈉含量高,耐火度低,燒成的瓷器透光度高,尤為適合燒制小件器物。元代青花瓷器大厚重,彩繪精美,採用多種氧化鋁含量高的沉積黏土制瓷。而明清景德鎮御窯制瓷,無論是青花瓷還是釉上彩瓷,都逐漸採用瓷石加高嶺土的“二元配方”制瓷,成就了景德鎮瓷器“白如玉、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的美譽。

  一瓷跨千年,文明越山海。大自然賦予的黏土與能工巧匠的手藝結合,讓中國瓷器的魅力持續傳承發揚。

  (作者為景德鎮陶瓷大學古陶瓷研究所所長,本報記者周歡採訪整理)

  選題線索來信郵箱:rmrbnature@163.com

  《 人民日報 》( 2025年01月02日 15 版)

(責編:岳弘彬、牛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