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懷寧:
“綠島模式”讓企業“共享治污”
拋光、電鍍、清洗……近日,安徽懷寧經開區循環經濟產業園的車間內,一件件金屬物件經過道道工序,變得光澤有型﹔車間外,一座座廢氣處理裝置運行不停,將生產過程中的污染氣體收集、淨化。
“我們園區規劃建設7個車間共88條金屬表面處理生產線,涵蓋鍍銅、鍍鎳、鍍鋅磷化、電泳、退鍍等十幾種工藝。目前,已有16家電鍍企業入駐園區。”該產業園副總經理趙兵介紹,吸引眾多企業安家的“密碼”,是懷寧縣創新的“綠島模式”。
隨著安慶汽車及零部件、化工及新材料兩大主導產業的發展,上游配套企業隨之增多,企業對能提高金屬耐磨性、導電性、反光性的電鍍工藝需求大大增加。而電鍍企業在生產過程中會產生重金屬物質,如不妥善處理會對生態環境產生破壞。“以前最大的難點是中小型企業的排污問題,處理成本高,企業不願意投入,違規堆放、排放現象時有發生。”懷寧經開區行政綜合管理局副局長王結林說。
近年來,懷寧縣堅持“集約建設,共享治污”的思路,創新開展“綠島”環境治理模式,即由政府參與、多元投資,配套建設環保公共基礎設施,開放式提供治污、治廢、集中供熱等專業化服務,實現污染共治、利益共享、風險共擔。
懷寧縣投資約6.8億元建設循環經濟產業園,其中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投資近1億元,可實現鍍鋅、銅鎳鉻、銅鎳錫等各類金屬表面處理廢水的分質處理。為推動綠色發展,懷寧縣一方面引導更多電鍍企業將生產線遷至產業園內,並為每條生產線配備獨立廢水、廢氣收集處理系統,讓企業甩掉環保治理“包袱”,減少環保成本投入﹔另一方面強化對“綠島”平台公司治污治廢工作監管,督促其標准化收集、科學化處置、無害化排放。
“我們入駐園區后,租建了兩條鍍裝飾鉻生產線,省去近200萬元的環保設備投入。公司現在每年隻需支付10余萬元租賃費用,就可解決環保后顧之憂。”安慶市佳美智能裝備有限公司總經理肖培豐說。
“經過嚴格科學處理,園區的重金屬污染物都能達標排放。比如廢水重金屬總鉻的國家排放標准為每升1毫克,專業化處理后,排放濃度在每升0.5毫克左右。”趙兵說,目前,循環經濟產業園一期的污水處理能力為每天1500噸。二期項目設計污水處理能力為每天5100噸,並配備了生化池、原水反應箱、質檢中心等,廢水淨化后可實現循環利用,進一步提升了園區的“清潔力”。
“未來,我們將繼續鼓勵引導更多相關企業進入循環經濟產業園,共享‘綠島’治污服務。同時,我們將持續完善治污基礎設施建設,全力打造‘經濟持續發展、資源高效利用、生態環境友好’的綠色示范園區。”王結林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