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設安全韌性現代水網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南水北調和國家水網建設,深刻指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要把水資源問題考慮進去”,明確要求“著力建設安全韌性現代水網”。作為以保障我國水安全、推進南水北調和國家水網建設運營為主責的中央企業,中國南水北調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南水北調集團”)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托,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發揮領軍企業作用,健全工程建設、運行、管理機制,推進南水北調后續工程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安全韌性現代水網,全力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有力的水安全保障。
切實維護“三個安全”,保障國家水網大動脈安全運行
南水北調工程是國家水網主骨架和大動脈。南水北調集團從守護生命線的政治高度,切實維護南水北調工程安全、供水安全、水質安全“三個安全”,提升工程運行管護能力和水平,確保一泓清水永續北上。
強化工程本質安全。全面落實水利安全生產風險管控“六項機制”,健全全員安全責任體系和工程安全精細化管理體系,深入開展不停水檢修專項行動。與沿線地方協調建立防汛指揮機構和河湖長制協作機制,設立省市縣鄉四級河湖長1150名,與應急管理部門建立防汛應急協同機制,配備16支應急搶險隊伍。南水北調集團將樹牢極限思維、底線思維,強化全過程穿透式安全監管,綜合運用北斗衛星、無人機、水下機器人、數字孿生等先進技術,加強對工程運行狀態全天候監控,統籌推進防洪加固項目實施,提高工程本質安全水平。
強化供水系統安全。堅持調水、節水兩手都要硬,統籌分析水源區來水和受水區用水需求,科學制定年度調水計劃,動態優化調度方案,深入開展供水安全能力提升專項行動。全力做好汛期、冰期等時期安全輸水工作,連續4年超額完成調水計劃,供水能力不斷提升,供水范圍不斷擴大。東線各受水城市生活和工業用水保障率從最低不足80%提高到97%以上,中線各受水城市生活供水保障率從不足75%提高到95%以上。南水北調集團將深入落實《節約用水條例》《南水北調工程供用水管理條例》,深化水量供需形勢分析,統籌推進水源工程和調蓄工程建設,精准精確開展水量調度,精打細算用好水資源,在有效節水的基礎上努力多調水、調好水。
強化水質精細安全。深入開展水質安全提升行動,健全“監測、保護、防控、應急、科研”水質安全保障體系。推進多元生物預警等在線監測設備研發,強化各類污染源管控。中線水質持續穩定在地表水Ⅱ類及以上,東線水質穩定達到Ⅲ類以上。南水北調集團將進一步提升水質監控預警和應急技術能力水平,健全上下游協同治理、與沿線地方聯防聯控機制,織密從水源到分水口門的水質保護網絡,加密全時空、多要素、高精度水質監測,完善水質安全保障體系。
充分發揮“四條生命線”作用,促進經濟發展、民生改善
南水北調是國之大事、世紀工程、民心工程。聚焦水網韌性之本,利用“南北調配、東西互濟”的水資源循環暢通體系,守護筑牢“優化水資源配置、保障群眾飲水安全、復蘇河湖生態環境、暢通南北經濟循環”的生命線,為我國經濟發展、民生改善提供有力的水資源保障。
持續優化水資源配置。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全面通水以來,優化了我國水資源配置格局。截至目前,工程累計向北方調水超過782億立方米,有力改善北方地區水資源條件和水資源承載能力。受水區利用“南水”比率由十年前的5.4%增加至14.8%。南水北調集團將堅持節水優先原則,充分發揮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跨流域跨區域配置水資源的戰略功能,增強水資源聯調聯控能力和精准供給能力,促進水資源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均衡,更高水平保障我國水安全。
有力保障群眾飲水安全。工程惠及沿線45座大中城市1.85億人,優質“南水”源源不斷流入千家萬戶。沿線受水廠344家,其中北京受水廠15家,城區供水八成以上為“南水”,北京中心城區供水安全系數提升至1.3﹔天津受水廠23家,主城區供水幾乎全部為“南水”﹔河南鄭州城區90%以上居民生活用水為“南水”﹔河北黑龍港流域500多萬人告別世代飲用高氟水、苦咸水的歷史。隨著受水區配套工程完善,受益范圍正由大中城市向農村拓展。南水北調集團將堅定踐行讓中國人喝好水用好水的使命追求,不斷滿足廣大人民群眾對長久水安全、優質水資源、健康水生態、宜居水環境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加快復蘇河湖生態環境。通過水源置換、生態補水等綜合措施,工程助力華北地區河湖生態環境復蘇和地下水超採綜合治理,累計向北方50多條河流生態補水超118億立方米。白洋澱水生態得到恢復,永定河、滹沱河、拒馬河等10余條斷流多年的河流恢復全線通水,助力京杭大運河全線水流貫通。南水北調集團將深入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充分利用水源條件和工程能力,科學有序相機對受水區進行生態補水,推進河湖生態保護修復。
有效暢通南北經濟循環。南水北調工程促進了生產要素暢通循環和優化配置,按照受水區2023年萬元GDP用水量測算,“南水”有力支撐北方地區超16萬億元GDP的增長,優化了受水區產業和經濟結構。南水北調集團將持續加強節水和水資源優化配置,強化南水北調工程與省級水網的互連互通,提高水網工程整體資源配置效率,推動區域之間優勢互補、發展共贏,促進南北方協調發展。
加快推進南水北調后續工程和國家水網建設,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有力的水安全保障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需要安全韌性現代水網。聚焦水網現代之核,“兩手發力”加快推進南水北調后續工程和國家水網建設,著力構建“系統完備、安全可靠,集約高效、綠色智能,循環通暢、調控有序”的國家水網。
著力推進南水北調后續工程高質量發展。聚焦服務保障京津冀協同發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國家戰略實施,貫徹“先建機制后建工程”要求,准確把握南水北調東、中、西三條線路各自特點和目標任務,深入開展重大專題研究,積極推動《南水北調工程總體規劃》修編,引江補漢工程進入全面實施階段,后續重大工程前期工作加緊推進。南水北調集團將增強項目法人履職能力,按照“確有需要、生態安全、可以持續”的原則,深化重大問題研究,高標准高質量推進引江補漢工程建設,深入推進西線工程和東線后續工程的前期論証和立項建設。
著力推進國家水網建設。發揮國家水網建設領軍企業作用和協同職能,參與組建黃河古賢水利樞紐工程項目法人,積極參與區域水網規劃編制,以市場方式獲取青海柴達木盆地水資源配置一期工程、河南觀音寺調蓄工程等地方水網項目。南水北調集團將深入參與國家水網建設,加強國家骨干網和省級水網互聯互通,積極支撐跨流域跨區域重大引調水工程、江河控制性樞紐工程等國家水網骨干工程建設。積極對接區域網、地方網建設需求,統籌推進國家、省市縣級水網融合發展,促進不同水資源配置工程間水系連通,增強系統安全韌性和抗風險能力。
著力提升水網全生命周期綜合效益。聚焦建設世界一流水網企業,統籌產業布局、市場布局、業務布局,探索“調水+”“水網+”策略,開辟區域水網建設新路徑。南水北調集團將加強水網建設與相關產業的協同布局,推進國家水網與現代農業、電力行業、能源產業、航運等融合發展。推進水權水價改革,促進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提高工程綜合效益。加強水安全領域技術攻關,深化數字孿生南水北調開發應用,實施“人工智能+”行動,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
(作者為中國南水北調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
《 人民日報 》( 2025年03月26日 15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