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治水安邦、兴水利民新篇章(编辑手记) 兴水利,治国大事。沟渠连通织密“毛细网”,抗旱保灌,兴业富民;重大工程贯通“大动脉”,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应对汛情拧紧“安全阀”,防灾减灾,力保安澜…… 《关于全面推进江河保护治理的意见》日前印发,是党中央站在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重视解决好水安全问题的又一重大部署。
水利部: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已累计调水突破800亿立方米 人民网北京7月4日电 (记者王仁宏)国家水网建设是江河保护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今日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副部长陈敏表示,近年来,水利部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全力推进水网建设,进一步完善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系统推进一批国家水网重大工程和省市县级水网建设,打通水网的“最后一公里”。
水利部:以"三大体系"为抓手 加快构建流域防洪减灾新格局 人民网北京7月4日电 (记者王仁宏)洪涝灾害是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近年来,极端天气事件频发,水灾害风险加大,防风险保安全形势更趋严峻复杂。
我国清洁能源投资规模占全球比重达1/3 6月28日发布的《中国能源生态报告》显示,2024年,我国清洁能源投资规模达到6250亿美元,占全球比重的1/3。光伏、风电装机容量连续10年位居全球首位,十年间,中国对全球非化石能源消费增量贡献率超过45%。
西气东输四线全线贯通投产 本报北京6月29日电(记者廖睿灵)记者从国家管网集团获悉,近日,国家“十四五”石油天然气发展规划重点项目——西气东输四线(吐鲁番至中卫段)全线贯通投产。该线路全长1745公里,占西气东输四线总长过半。
六部门加强河湖生态流量管理 本报北京6月29日电(记者王浩)为落实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切实加强河湖生态流量管理,持续复苏河湖生态环境,近日,水利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国务院国资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实施《河湖生态流量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管理办法》)。《管理办法》对生态流量管理部门职责、管控指标确定、泄放与调度、监测与预警、监督评估等5方面作了规定。
“节”尽所能 “碳”索绿色生活
技术“革新”,催动产业“焕新”,引领消费“上新”……当前,绿色发展理念正加速融入生活生产方方面面,带动经济“增收”、生活“增绿”,推动着经济社会加紧全面绿色转型。
节能增效,焕“新”引领。正值第35届全国节能宣传周、全国低碳日,让我们通过6组数据,一览我国各领域节能成效,一起“碳
北京沙化土地面积减少近4万公顷 本报北京6月23日电 (记者潘俊强)记者从北京市园林绿化局获悉:得益于“三北”防护林建设、两期京津风沙源治理、两轮百万亩造林绿化等重大生态工程的实施,截至2024年底,昔日的五大风沙危害区全部得到治理,北京市沙化土地面积减少近4万公顷,进一步筑牢绿色生态防沙屏障。 北京市启动“三北”工程六期建设,推进包括燕山山地南部生态综合治理工程、潮白河流域中下游生态综合治理工程在内的多个工程项目。
生态鱼缸,装点美好生活(说道) 生态鱼缸的热潮像一面多棱镜,折射出人们对慢生活的渴望,对美学体验的追求和对生态环保理念的日常实践 俯身于玻璃缸前,用指尖拨动水草的嫩芽,看鱼儿穿梭于鹅卵石间;“下班后盯着鱼缸发会儿呆,很解压很治愈”……社交平台上,不少年轻人会晒出自己的生态鱼缸。 生态鱼缸是啥?是模拟自然生态系统构建的人工微型生态系统,也是人们用创意与情怀在方寸之间搭建的“会呼吸的绿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