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城市更新行动 协同推进城市节水
2025年5月11日至17日,是第34个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今年的主题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协同推进城市节水”。活动期间,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宣传周主题动画、科普漫画、宣传海报等,以多元形式推广宣传生活节水小窍门、水资源循环利用等节水知识,助力营造全社会节水、惜水、护水的氛围。
严厉打击破坏黑土地资源犯罪 本报北京5月8日电 (记者魏哲哲)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日前发布《关于办理破坏黑土地资源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依法从严惩处盗挖、滥挖黑土等导致黑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的行为,以司法之力守护“黑土”粮仓。 据介绍,《解释》主要围绕调研发现的破坏黑土地犯罪案件司法中的突出问题与实践难题,如罪名适用问题、定罪量刑标准问题、事实认定难问题等作了解释,为执法办案提供裁判依据。
江南华南有较强降水和强对流天气 本报北京5月8日电 (记者李红梅)中央气象台预计,5月8日夜间至9日,江南南部和东部、华南大部、华北东北部等地有大到暴雨,江西东部、湖南南部、广西东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暴雨。上述部分地区将伴有短时强降水,局部地区有10级以上雷暴大风,最大风力可达11级以上或冰雹等强对流天气。
2024年北京河湖水生态健康状况总体良好 本报北京5月8日电 (记者潘俊强)日前,北京发布的《2024年北京市水生态监测及健康评价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北京市河湖水生态健康状况总体良好,水生态系统正朝着更加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 《报告》显示,2024年北京市水生态监测工作共布设192个监测站点,涉及153个水体,覆盖全市主要河流、湖库,监测内容主要包括生境指标、理化指标和生物指标三类。
宁夏首次入选全国地质灾害应急避险典型案例 中新网银川5月7日电 记者7日从宁夏固原市泾源县获悉,在应急管理部日前公布的2024年度全国地质灾害应急避险典型案例中,宁夏泾源“7·22”山体滑坡灾害应急避险案例成功入选。这是宁夏首次入选全国地质灾害应急避险典型案例,对加强地质灾害防范应对工作具有很好的示范和借鉴意义。
建好口袋公园 拓展绿色空间 本报南昌5月7日电 (记者杨颜菲)傍晚时分,吃过晚饭,家住江西抚州金溪县秀谷镇鸣山路附近的居民刘旭辉便喊上邻居,一起去“鸣山口袋公园”散步。“以前这里有污水排放,如今改造成小公园,林木繁茂、空气清新,我们都爱来转转。
云南完成百万余株古树名木数据更新 记者从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获悉,近日,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完成云南古树名木数据更新工作,覆盖全省16个州(市)百万余株古树名木。 据了解,此次云南完成数据更新的百万余株古树名木,数量占全国古树名木总量的五分之一,标志着云南古树名木保护数字化、智慧化能力水平持续提升。
“观鸟热”折射“生态好”(生态论苑) “观鸟热”的兴起说明我国生态环境越来越好,即使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里,因为生态持续向好,珍稀鸟类也会频频现身 眼下,鸟儿越来越多,很多人纷纷拿起相机去拍鸟、观鸟。在北京各大公园、景点里,都有不少“打鸟人”,每天“长枪短炮”对准各类色彩缤纷的鸟儿,拍下它们或是飞翔,或是嬉戏等各类优美身姿。
让绿色发展成为一种习惯 初夏时节,北京正阳门迎来“老朋友们”——北京雨燕。三维扫描巢穴,留出原有进出通道……此前正阳门修缮者为雨燕营造一方栖居天地的故事,丰富着北京中轴线这一世界遗产的内涵,也凸显城市的生态底色、发展温度。
我国进一步加强消耗臭氧层物质管理 本报北京5月5日电 (记者寇江泽)近日,生态环境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海关总署印发《中国履行〈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国家方案(2025—2030年)》(以下简称《国家方案》),全面加强消耗臭氧层物质和氢氟碳化物管理,协同应对臭氧层损耗和气候变化,推动相关行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我国自1991年加入《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以来,认真履行各项国际义务,累计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总量约62.8万吨,占发展中国家淘汰量一半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