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与中国共同实现绿色低碳发展” 巴西矿业巨头淡水河谷公司全球对外事务董事总经理卢西亚娜·布鲁姆近日接受新华社记者书面专访时表示,作为半个多世纪的合作伙伴,淡水河谷公司长期看好中国经济增长前景和中国市场发展机遇,期待与中国共同实现绿色低碳发展。 今年2月,布鲁姆赴华访问,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给她留下深刻印象。
能源结构调整持续推进
甘肃省庆阳市环县小南沟乡华能庆阳600万千瓦风光综合新能源示范项目一处施工现场。新华社记者 郎兵兵摄
国家能源局近日发布《2025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提出持续增强能源安全保障能力、推进能源结构调整优化、培育发展能源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等原则性目标任务,并明确今年全国发电总装机达到36亿千瓦以上,新增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2亿千瓦以上。
怒江福贡县发现贡山棕榈新群落 近日,云南省怒江州福贡县上帕河谷的悬崖峭壁上首次发现云南极小种群保护物种——贡山棕榈(拉丁学名Trachycarpus princeps)群落。这一发现更新了该物种的分布范围,更为其保护生物学研究提供了关键数据。
乡村全面振兴的“大哉问”(侠客岛·两会观察) 开年以来,乡村全面振兴的话题就一直备受关注——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2月,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继续聚焦“三农”工作;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同样提到“深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靠谁振兴乡村? 这个问题,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丰都县委书记张国忠一直在思考。丰都是传统农业县,他认为,这是摆在每一位基层工作者面前的“大哉问”。
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首批核证自愿减排量完成登记 中新社北京3月6日电 (记者 阮煜琳)据中国生态环境部6日消息,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以下简称“自愿碳市场”)首批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当天完成登记。这是中国自愿碳市场建设取得的重要实质进展,对推动和激励中国更广泛的行业企业参与绿色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全国累计春灌面积已达2600余万亩 新华社北京3月4日电 当前,我国正由南往北陆续进入春耕备耕和冬小麦返青生长阶段。记者4日从水利部了解到,目前,全国累计灌溉面积已达2600余万亩,其中已开灌大中型灌区428处,灌溉面积2400余万亩。
中国旗舰物种种群数量持续增长 本报北京3月3日电(记者严冰)3月3日是世界野生动植物日。记者3日从国家林草局了解到,近年来,中国不断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增加资金投入,统筹推进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旗舰物种种群数量持续保持增长态势,栖息繁衍环境稳步改善。
我国110个大型引调水工程推行河湖长制 记者3月3日从水利部了解到,8年多来,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我国七大流域全部建立省级河湖长联席会议机制,南水北调、引江济淮等110个大型引调水工程推行河湖长制。
《中国气候公报(2024年)》发布 本报北京3月2日电 (记者李红梅)在近日举行的中国气象局新闻发布会上,《中国气候公报(2024年)》(以下简称《公报》)正式发布。《公报》指出,2024年,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全国平均气温10.9摄氏度,为1951年以来历史最高,全国平均降水量为697.7毫米,比常年偏多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