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绿色金融助力绿色发展 非洲大陆,尼罗河干流、支流上,由中国水利电力对外有限公司承建的麦洛维大坝、罗塞雷斯大坝和上阿特巴拉水利枢纽工程巍然矗立,源源不断为苏丹提供绿色能源。 这些能源工程阔步走出去的背后,是邮储银行北京分行绿色金融的大力支持。
我国生态质量监测网络实现各省份全覆盖 新华社北京12月19日电(记者高敬)记者19日从生态环境部获悉,生态环境部会同中国科学院组织开展了第二批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遴选工作,将116个综合站纳入全国生态质量监测网络。至此,共有171个综合站纳入全国生态质量监测网络,实现了31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全覆盖,我国生态质量监测网络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绿色围脖”彰显中国智慧(暖闻热评) 【关键词】绿色阻沙防护带 【事件】前不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于田县万花园防沙治沙区,随着最后宽50米、长100米空白区被栽上树苗,环绕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全长3046公里的绿色阻沙防护带“合龙”。这是世界最长的环沙漠绿色生态屏障,为防治荒漠化打开了新思路。
盘活林下资源 蹚出致富新路 近日,在江西抚州黎川县龙安镇井戈村,江西辰厚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林下赤松茸种植基地里很是热闹,近百名农户在松林间有条不紊地采摘、分拣、装箱。 据介绍,辰厚生态公司租用当地山场,利用林荫空间模拟赤松茸的野生环境进行种植,成功培育出高品质的赤松茸。
中国核电在运在建规模升至世界第一 本报北京12月16日电(记者廖睿灵)国家能源局最新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核电在运在建规模升至世界第一。 据悉,2024年江苏徐圩等5个项目的11台机组获得核准,全国在运和核准在建核电机组102台、装机1.13亿千瓦,我国成为世界第一核电大国。
这一年,中国绿色发展成绩单更亮眼(年终盘点①) 十二月十日,在理想汽车常州基地焊装车间,机械臂在对车身进行自动化焊接。 陈 暐摄(人民图片) 宋博制图(新华社发) 江西省萍乡市萍水湖湿地公园,景美如画。
小秸秆“链”出发展新动能 在农业大省黑龙江的一些地区,秸秆等曾经的农业废弃物不仅被用来生产传统的沼气,还延展出生物天然气、生物甲醇等绿色产业链条,推动“农头工尾”进一步落地。 临近年终岁尾,大庆油田化工有限公司甲醇分公司里机器轰鸣,生产正忙。
中国风光发电利用率保持95%以上 新华社北京12月15日电(记者戴小河)国家能源局15日发布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我国风电装机约5.1亿千瓦、光伏装机约8.4亿千瓦,利用率保持在95%以上。 我国新能源发展速度快,年均保持两位数的增长率。
“我们拥有稳定电力供应的梦想变成了现实”(共创繁荣发展新时代) 天色渐暗,苏里南塔帕纳霍尼河南岸的波埃凯蒂村里亮起一盏盏温暖的路灯,照亮村陌小径。晚饭后,上了年纪的村民们围坐在村头广场的路灯下聊着由中企承建的微电网光伏项目。
为携手推动全球荒漠化防治作出中国贡献 12月14日,《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第十六次缔约方大会(COP16)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闭幕。大会通过《公约》2025—2026年预算、应对沙尘暴、应对干旱、强化科研创新等39项决议文件。
三峡电站累计发电量超1.7万亿千瓦时 长江干流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的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三峡、葛洲坝6座梯级水电站,目前已完成蓄水任务,可用水量超340亿立方米,比近5年平均值多11%,为迎峰度冬期间电力供应、下游生产生活等提供了有力保障。水利部数据显示,三峡电站累计发电量超1.7万亿千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