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部启动洪水防御Ⅳ级应急响应 本报北京7月24日电 (记者王浩)未来一周,我国局地强降雨洪水多点多发,第7号台风“范斯高”可能登陆,局部地区旱情继续发展,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冰碛湖溃泄风险增大,水旱灾害防御形势复杂严峻。 7月24日12时,水利部针对河北、山西、内蒙古、陕西4省份启动洪水防御Ⅳ级应急响应。
江苏盱眙:让文化扎根大地 让风景住进心里
近年来,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创新实施文旅融合发展战略,围绕“品牌、产业、消费”做足文章,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如今,“诗和远方”的美好愿景,正在这片土地生动绽放。
谁在“治愈”海岸线
从沙滩到货架
塑料瓶摇身一变
成为文创“爆款”
从潮流到灯光
海上吹来的绿色电力
正不断扮靓沿海城市风光
从掌上到心间
“数智网联”联出了海湾治理速度
也联出了民生温度
从“蓝色治理”到“生态红利”
从全民共护到科技共助
一位位热心市民、志愿者、工程师
正成为家门口的守护者
用心用情“治愈”海岸线
尽心尽力守护着身边的美丽家园
监制|章斐然 李鉴 吕骞
创意策划|李楠桦 赵娜
视觉策划|王仁宏 方红
资料来源|生态环境部、人民日报、新华社
往期链接:
发展海洋经济,“新名词”藏着“新机遇”!
蓝色GDP破10万亿!海洋经济向新向好
这些地方 把海湾“玩”明白了.
我国首台第四代百万千瓦商用快堆完成初步设计 记者23日从中核集团获悉,该集团7月22日在福建福州召开先进核能产业发展座谈会,宣布我国首台第四代百万千瓦商用快堆CFR1000完成初步设计,具备上报审批条件。这是我国“热堆—快堆—聚变堆”核能发展三步走战略的重大进展。
深远海绿色智能技术试验船驶向“未来” 7月23日上午,位于江苏省江阴市的中船澄西船舶修造有限公司内,国内首艘深远海绿色智能技术试验船披挂彩旗、装饰一新。 10时许,随着一块彩绸从船体滑落,“未来”二字瞬间显现。
“气候智慧型适应性造林”新范式发布 记者23日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获悉,该院刘世荣院士团队发布了“气候智慧型适应性造林”新范式,构建起气候—树种—立地精准匹配体系,为我国新一轮国土绿化与碳中和协同目标提供了科学支撑和空间布局依据。相关成果日前发表于国际期刊《科学通报》。
东北亚绿色甲醇供应链全线贯通 科技日报讯 (记者张蕴 通讯员林绍杰)7月15日,在大连海关所属大窑湾海关的监管下,中国船舶燃料大连有限公司为“中远海运洋浦”轮成功加注500吨国产保税绿色甲醇燃料。这是东北地区首单国际航行船舶保税绿色甲醇加注业务,标志着东北亚绿色甲醇供应链全线贯通。
银川电网新能源装机占比突破50% 科技日报讯 (记者王迎霞 通讯员戴文东)7月18日,随着宁夏宝鑫光伏发电有限公司银川第十四光伏电站宝新Ⅱ线的成功启动,银川电网装机总容量达到392.84万千瓦。其中新能源装机规模超过200万千瓦,达到212.36万千瓦,装机占比突破50%。
长庆油田页岩油日产量突破1万吨
图为位于甘肃庆阳市的长庆油田页岩油扇形井网采油平台——合H9平台远景。
高久云摄
本报北京7月23日电 (记者丁怡婷)记者23日从中国石油获悉:我国最大油气田长庆油田页岩油日产量首次突破1万吨。
滑雪场的夏天,在忙什么?(美丽中国) 冬日银装素裹、热闹非凡的滑雪场,夏天成为避暑旅游热门地。 植被恢复、固土保水,开发自然环境优势、打造生态旅游目的地……如今,一些滑雪场利用夏日“窗口期”,保护修复生态环境,拓展冰雪经济更多可能。
2024年全国农业用水量较2023年减少24.0亿立方米 本报北京7月21日电 (记者李晓晴)近日,水利部正式发布《中国节约用水报告2024》。《报告》显示,去年全国农业用水量较2023年减少24.0亿立方米,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635.8万亩,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升至0.580;全国工业用水量较2023年增加0.8亿立方米,其中火(核)电工业直流式冷却用水量较2023年减少12.5亿立方米;居民人均生活用水量127升每天。
辽宁四部门协作执法查获违法违规渔船 本报沈阳7月21日电 (记者刘洪超)记者从辽宁省海事局获悉:目前正值海洋伏季休渔期,辽宁省推行海事、海警、渔政、公安等四部门执法协作机制,先后组织10余次全链条集中整治行动,并通过建立省级伏季休渔执法信息互通机制,形成“互动治理”执法新模式。截至目前,全省累计出动执法人员4.21万人次,查获违法违规渔船824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