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来自美国和加拿大的科学家在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研究称,火山爆发的喷出物能遮蔽日光,部分抵消温室气体排放增加而造成的升温效应。这或将有助于解释本世纪全球变暖趋势变缓的原因。
据路透社报道,本次研究着重关注火山爆发对于对流层气温变化的影响,指出此前的气温变化研究和升温预测都忽略了火山爆发的影响,从而高估了全球变暖的速度。为降低全球变暖研究中的不确定性,必须对火山喷发形成的悬浮颗粒进行更深入的观察,引入此类数据以提高气候变化模型的准确度。
自2000年以来,全球至少出现了17次火山爆发,包括厄立特里亚的纳布罗火山、阿拉斯加的卡萨托奇岛火山、印度尼西亚的默拉皮火山等。火山爆发释放了大量硫磺,但该研究认为,迄今为止环境科学家都极大地忽视了硫磺隔绝日光紫外线的作用。例如1991年菲律宾皮纳图博火山大爆发,对全球日照的遮蔽作用可延续达数年之久。
研究负责人、美国加利福尼亚劳伦斯国家实验室的本杰明?桑特(Benjamin Santer)介绍说:“对于全球变暖的暂缓而言,火山爆发只是因素之一,但没有哪一个因素能够完全独立促成。”太阳能量释放的衰减、太阳黑子的自然循环以及温室气体排放对太阳的遮挡等其他因素也可能存在影响。
研究表明,本世纪的实际增温幅度并没有人们预期的那么高,火山爆发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大概占15%。然而,由于地球上的温室气体排放一直在增加,气温终究终将继续上升。
英国利兹大学气候变化学科的皮尔斯?福斯特(Piers Forster)教授也表示:“在二氧化碳排放持续增长的情况下,全球变暖的压力只增不减,火山爆发不过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喘息的机会而已。”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报告指出,自从1950年以来,全球变暖95%是由人类活动造成的。尽管近年来该趋势出现放缓趋势,但世界气象组织的数据显示,自2000年以来全球历史最热记录不断被刷新。
对全球变暖出现的暂时中断进行科学的解释有助于各国在2015年就应对气候变化框架协议达成一致,以应对越来越频繁的洪水、干旱、高温热浪以及海平面升高问题。据联合国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预计,2014年全球将继续升温,为遏制气候变化各国必须“持续不断地从根本上”削减温室气体的排放。(常旭旻 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