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在路面塌陷裂缝处拉起警戒线。
村民家中房屋裂缝。
4月22日下午5时许,正在兰州市区打工的魏岭乡罗家滩社村民罗遇巧接到婆婆电话,称房前的马路出现部分塌陷和裂缝,所住房屋也裂缝加剧。记者23日走访发现,由于煤矿开采区历史原因,这种情况在阿干镇及魏岭乡几个村庄普遍存在。
对当地村民而言,生活的烦恼除了住房存在安全隐患外,还存在出行不便、土地无法耕种等问题。同时,一些小煤窑关闭后,村民外出打工,当地小学生源锐减,就近的小学被撤并后,学生上学只得远途跋涉。
现场目击 沉陷区生活的村民
罗遇巧和当地很多村民一样,自从2012年前后,当地年产量30万吨以下的小煤窑被悉数关闭后,他们只好选择去20公里外的兰州市区打工。由于当地进城做家政服务的妇女阵容庞大,被喻为家政行业的“娘子军团”。
4月22日下午5时许,罗遇巧正在市区一户人家做保洁,突然接到婆婆打来的电话,称家中房屋裂缝加剧。
实际上,这种情况对他们来说已不少见。罗遇巧家在魏岭乡柳树湾村罗家滩社,早前这里是柳树湾1矿和小山口1矿开采区,自从当地小煤矿被关闭后,阿干镇煤矿开采区逐渐进入村庄地下作业面开挖采煤,致使这里出现地基沉陷等问题。
23日上午,罗家滩社4号的村民崔同国正在家中望着裂缝的房屋发愁。“近期雨多,房屋裂缝越来越大,住在这里真的很担心。”81岁的张秀英老人告诉记者,睡在炕上,每当一睁眼看到墙上的裂缝就感到恐惧。“地下采矿作业时放炮的声音轰隆隆的,感觉就像地震一样,白天也响,夜里也响。”老人说。
罗家滩村6号的村民刘信之家的围墙是两年前才用砖砌的,但去年以来已经出现了两三厘米宽的裂缝,房屋的墙上也布满裂缝,他最担心的是,随着雨水增多,地基沉陷厉害,屋子后面一旦山体滑坡,会危及房屋和人的生命安全。
据了解,当地煤矿开采始于明代洪武年间,当地人大多代代在煤矿工作,也有部分村民种地为生。近年来,小煤窑被关闭后,耕地多被撂荒,大多数劳动力进城打工。
记者调查 外出打工的选择
4月23日上午,记者在魏岭乡柳树湾村看到,虽然到处葱葱绿绿,但昔日成块的庄稼地已经撂荒,山坡上、村子里,到处一片凋零破落的景象,沿途最醒目的则要数“地基沉陷注意安全”的警示标志了。
罗家滩社属于柳树湾行政村,村民向记者描述,由于担心耕地上随时随处都会出现裂缝,村民不敢去耕种,大多选择外出打工。“前些日子有人在山上放羊,羊都掉进了裂缝里。”罗遇巧说。
在罗家滩社记者看到,整个村子里几乎见不到壮年男性劳动力,村头巷尾都是稀稀落落的老人、妇女和孩子。村里大多是以前建的砖瓦房或土坯房,如今有的已人去房空,房子破落坍塌,有的墙上到处是裂缝。也有部分住户新建的房屋,墙壁贴砖,玻璃装饰,成为破败的村庄少有的景致。
22日下午5时许,一户刘姓人家的院子上方出现塌方和裂缝,导致一条村民出行的便道无法行走,有村民在裂缝处插上小彩旗作为警戒。
记者采访发现,村民外出打工有三个原因,一是小煤矿关闭后,由于耕地沉陷裂缝,村民不敢去种,加之耕地收入远不如打工,于是放弃了务农。二是由于当地营门前小学和柳树湾两所小学被撤并后,一些孩子上学路途较远,进城打工的大人就想办法带孩子进城里上学。第三,在城市空间不断拓展的趋势下,距离市区20公里的魏岭乡的一些年轻人不甘留守在农村,进城打工过城里人的生活成为必然。
尴尬变迁 昔日小学成养狗场
采访中,当地村民反映,学校两年前被撤并后,孩子们被分流到各处上学。孩子远途跋涉格外辛苦。如今,昔日的小学变成了养狗场,这令村民们感到心里很不是滋味。
据了解,有条件的学生跟随大人在七里河华林山两所小学上学,家人租住在文化宫、华林山等地,每月租金500元左右。没条件的,则被分流到四五公里外的魏岭乡小山口小学,孩子们每天早晨6点多就出发了,有的中途会乘坐“黑车”,大多数时间靠步行。
在村民的带领下,记者来到昔日的营门前小学,虽然学校门头已被拆除,但名字依稀可见,院子里长满荒草。村民们介绍,这里三年前还有学生,撤并后还有人勘查想借用场地办一座养殖场,但后来又另行在学校后院选址建养殖场,这里彻底被废弃了。
绕上山梁往七道梁方向车行10多分钟,记者看到公路两侧依然挂有“前方学校、车辆慢行”的牌子。昔日热闹的柳树湾小学也已铁将军把门,学校门头早已被摘掉,但教室外墙的标语和图画还很醒目。
教室后面的场地上,盖着一排排整齐的狗舍,几只藏獒看到陌生人靠近,集体冲向一个墙角狂吠。68岁的阿干镇煤矿退休工人赵宝民俯视着这些狗舍感叹:“两年前还是学校,如今却变成狗场。”
共同关注 搬迁规划正在制定中
据村民介绍,魏岭乡柳树湾村罗家滩社目前有40余户村民,整个柳树湾村还有500余户村民,他们希望尽快搬离此地。村民目前反映的问题:一是土地沉陷耕地无法耕种,二是学校撤并后孩子上学路远,三是住房裂缝存在安全隐患,四是路面裂缝塌陷交通不便。
4月23日上午,记者来到七里河区魏岭乡政府采访时,一名负责人告诉记者,沉陷区涉及的还有柳树村、小山口村以及阿干镇的部分村社。早在2008年就已经制定过对当地沉陷区的安置方案,用两种方式解决了部分村民,一种是货币安置,主要分两种形式,一是对裂缝房屋进行维修,二是给予资金补贴自己购房;还有一种是异地搬迁。但这只是解决了部分村民的问题,其他村民的安置问题也正在积极想办法解决之中。
据这名负责人介绍,目前包括区上也正在积极想办法解决此事,正在通过发改委争取国家独立工矿区改造项目,方案已经上报到七里河区发改委。对于学校撤并问题,此前由于小煤窑关闭后,当地一些村民进城打工,孩子也跟随进城上学,致使生源减少,甚至一些年级出现断档,根据教育部门安排部署,撤并后将剩余学生就近分流到其他学校。
对于村民现在居住的房屋裂缝等现实存在的问题,乡村干部都曾入户调查过,并就此事积极协调解决。对于开采时炮声震动,村民感到担忧的问题,乡政府也向阿干镇煤矿发过公函,矿方也派人实地看过,乡上也上报过七里河区安监局,并请求兰州市安监局协调处理。
文/图 本报记者 张学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