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讯 5月29日北京出现41.1℃的高温天气, 是1951年以来北京第二热的一天。本市城区日供水量以304万立方米突破百年历史纪录,超过去年最高日供水量纪录298万立方米。供水高时段出现在上午8:00-9:00,小时水量达17.2万立方米。
为了保证今夏高峰供水安全,城区各水厂都在“各显神通”。5月29日,新建的郭公庄水厂配水泵房、清水池进行了试运行,共发挥了2.4万立方米的调蓄能力,缓解了城南供水管网压力;昨天,调蓄能力进一步发挥,达到10万立方米。城区最大水厂第九水厂通过挖潜,供水量也超过171万立方米的供水能力,达到173万立方米。
此外,市自来水集团供水运行调度中心通过实时监控供水管网压力变化,优化调度方案,合理调配各水厂供水能力,以确保中心压力合格,地区压力均衡。
市自来水集团再次呼吁社会各界节约用水。同时呼吁用水量大的行业适当控制用水量,注意错峰用水,避开居民用水高峰时段;城市园林绿化、道路喷洒等行业应尽量减少自来水的使用,多使用再生水。市民在用水中遇到问题可随时拨打24小时客服电话96116。
提醒·防火
火灾以交通工具和住宅为主
晨报讯 近期天气炎热,北京晨报记者昨天从北京消防获悉,5月28日8时至昨天8时,全市共发生火灾53起。从火灾类型上看,交通工具类、家庭住宅类占据较高比例。今天是端午小假期首日,消防部门提醒市民注意节日消防安全。
5月28日8时至昨天8时,全市共发生火灾53起。从类型上看,交通工具22起,住宅13起,山林原野、垃圾及废弃物、农副业场所各3起。从火灾类型上看,交通工具类、家庭住宅类占据较高比例,原因多为汽车自燃、生活用火不慎、电气故障等。
消防部门表示,火灾反映出夏季天气炎热,用火用电频繁,安全防范措施不到位,特别是单位、家庭缺乏电气方面专业知识,电线老化、私拉乱接和违章使用电器现象依然存在。
提醒·防暑
受热后忌“快速冷却”
晨报讯 针对连日高温,市疾控中心发布高温环境防中暑提示。同时,本市各大医院急诊接诊的心脑血管数量和中暑患者均有所增加,平均在一到两成左右。
市疾控提醒,高温天市民应注意多喝水,但口渴后不宜狂饮,最好补充温开水、绿豆汤或含电解质的饮料,每天喝约1.5至2升水。忌受热后“快速冷却”。有的人脱离高温环境后喜欢开足电扇,或立即去洗冷水澡,这样会使全身毛孔快速闭合,体内热量反而难以散发,还会因脑部血管迅速收缩而引起大脑供血不足,使人头晕目眩。使用空调时,室内外温差不超过5摄氏度为宜。
另外,要保持充足睡眠,但是午睡时间不宜过长;宜大量饮酒;饮食也不宜过于清淡。针对近日增加的心脑血管和中暑情况,急诊医生提醒,如果高温下有人发生昏迷现象,要立刻将病人转移到阴凉通风的地方,并采取降温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