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环保

甘肃安定:洋芋开花赛牡丹 贫瘠之地再现奇迹

2014年09月02日01:22    来源:中国新闻网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甘肃安定:洋芋开花赛牡丹 贫瘠之地再现奇迹

  中新网兰州9月2日电 (南如卓玛 王文君)10多年前,行走于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当地人会以“洋芋开花赛牡丹”来形容他们普遍种植马铃薯的盛况,这也是他们摸索数十年才得以生存生活的好途径,解决了温饱,直到逐渐脱贫,走向致富,当地人对马铃薯有别样的感情。

  8月下旬,中国新闻社甘肃分社《丝路新力量》主题采访组抵达甘肃定西市府所在地安定区。昔日马铃薯,早成金蛋蛋。从普通薯到脱毒,从种植到加工,从内销到出口……同时,随着气候的变化、产业的调整,这块贫瘠之地再现奇迹--草畜产业萌生。

  修梯田种土豆养活一家人

  “生态脆弱,环境恶劣,这是定西最初的现实。”安定区委副书记祁永和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说,当地历届政府发展经济时,优先关注生态。让他现在记忆犹新的是,上世纪60年代开始,当地人修梯田,治理生态,“为修平黄土坡、减少泥土外流,增加蓄水,老百姓人工修梯田,从山顶挖到山底。”

  定西地处黄河上游,位于甘肃省会兰州以东100公里,是中国贫困程度最深的地区之一。

  20世纪80年代,中国推动小流域综合治理,即以基本农田优化结构和高效利用及植被建设为重点,建立具有水土保持兼高效生态经济功能的半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

  “这为定西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退耕还林逐步改变了安定区的面貌。”据祁永和介绍,2000年至2004年,当地累计退耕48万亩,成为甘肃省种植面积最多的县区之一。

  当地独特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所产马铃薯形整、质优、储存期长、淀粉因含量高,产量和质量闻名全国,后来被称为“薯都”。

  近年,当地马铃薯产业总体上稳定规模。安定区石泉乡种植马铃薯的农民李树全告诉记者,对于农民来说,最大的实惠是“订单化”种植,农民和企业对接,改变了传统的无序种植,也不愁销路。

  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化

  “土地就那么多,目前从一味扩大种植面积,逐步培育良种化,提高单产。”祁永和说,安定区每年种植面积达100万亩,产量约在120-130万吨。

  祁永和是土生土长的定西人,毕业于甘肃农业大学,为官多年主抓当地农业发展,属于技术型官员。他告诉记者,定西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地带,自古生态脆弱,老百姓祖祖辈辈与天地自然“斗争和妥协”,练就了一身“精耕细作”和维护生态的本领,逐步从传统农业走向农产品产业链式发展的现代农业。

  “这两年,最明显的变化是全面覆盖脱毒种薯,1级种全面覆盖预计单产提高20%。”祁永和提到,现在主要推广的是黑色地膜全覆盖栽培马铃薯,集水抗旱。此外,当地有程序化的病虫害防治和配方施肥,再加上机器化播种等技术的普及,促进马铃薯的标准化种植。

  此外,精深加工水平提升,产业链条延伸。祁永和说,过去主要是精淀粉为主,处于基础型的粗产品。目前已经转换成全粉、变性淀粉、休闲食品三大类直接消费的产品。

  马铃薯脱毒技术进入前列

  记者从定西市安定区种子管理站获悉,定西马铃薯产业已成功出口至泰国、土耳其、沙特阿拉伯等东南亚、中西亚等海外市场,并正在哈萨克斯坦建立基地培育微型种薯。

  “定西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上的优势是,农产品的优质价廉、量大,尤其脱毒马铃薯技术在全国首屈一指。”祁永和介绍,定西马铃薯企业已和哈萨克斯坦企业达成协议租赁土地培育微型薯。目前当地为中亚国家“订单式”培育种薯,并派出专业技术人员在国外种植定西马铃薯,以开拓海外市场。

  甘肃脱毒微型薯出口泰国、土耳其、沙特阿拉伯这些国家的第一家企业是定西市马铃薯研究所,始于2009年,目前正与越南、俄罗斯等国家洽谈合作事宜。该企业负责人李进福接受记者采访称,泰国的肯德基、麦当劳等快餐店青睐定西马铃薯制作薯片,2013年出口商品薯逾500吨。而土耳其、沙特阿拉伯、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热衷于用定西马铃薯制作蔬菜沙拉等鲜食。

  “国际上培育微型薯技术最好的是荷兰和美国,定西培育脱毒微型薯能力紧跟其后。”李进福认为,中亚和东南亚国家种薯多依赖进口,而由于欧洲国家价格普遍高于定西,所以越来越多的国际城市将目光投向中国西北的原材料市场。

  李进福认为,定西马铃薯出口泰国、土耳其等国家只是开拓国际市场迈出的第一步,还需要不断研发适合国际市场的优良品种。“如今中国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共建经济带,为甘肃农产品出口贸易带来了最好的机遇。”他说。

  贫瘠之地再现草畜产业的奇迹

  定西的年降雨量,原来是350毫米至380毫米。近两年,均超过400毫米,最高达450毫米。“以前四季干旱,现在满山郁郁葱葱,是几届政府和老百姓共同努力的成果。”祁永和反复称道。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种植紫花苜蓿等蓄草,养殖牛羊,逐渐成为当地第二大富民增收的产业。

  当前,农村劳动力现状是青壮年外出打工,剩余多是年长的老人。而种植蓄草减少劳动强度,收入增加。当地官方以补贴、惠农贷款等方式支持蓄草产业的发展,并拓宽家庭经营,农民开始养牛羊发展养殖业。目前,安定区蓄草的面积达80多万亩。

  甘肃政法学院社会学老师马红霞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这种贫瘠之地的变化,是中国最贫困地区发展的真实写照。她说,过去很多处在偏远地区的贫困县市,近年陆续都取得可持续的发展,农民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村劳动力和资源也都发生了调整。马红霞表示,今后的富民增收,更应该重视提高农民的科学素养,提倡“科技农民”技术化种养殖。(完)

(责编:杨翼、蒋琪)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