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南昌10月24日电(记者吴锺昊)当前鄱阳湖正迎来冬候鸟迁徙高峰,但湖区依然栖息着大量夏候鸟,仅在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和江西省都昌县候鸟保护区,数量就接近9万只。鸟类专家分析,鄱阳湖气候变暖,生态环境得到改善,湖区候鸟保护力度加大是令候鸟“乐不思蜀”的主因。
按照候鸟迁徙的一般规律,每年10月初,鄱阳湖进入夏冬候鸟的“换防”期;10月中下旬,随着冷空气南下,鄱阳湖就变成冬候鸟的天堂,夏候鸟则飞往更加温暖的澳大利亚等地区。然而,在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游客们还能观赏到在水中嬉戏的白鹭、灰鹭等夏候鸟。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仅在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就有近2万只夏候鸟迟迟不愿离去。在都昌县候鸟保护区,依然栖息着近7万只夏候鸟,种类主要有小白鹭、夜鹭等。
“不少夏候鸟已经习惯了在鄱阳湖的生活。尽管天气转冷,它们依旧不愿离去。”鄱阳湖候鸟救助机构负责人、义务护鸟员李春如介绍,不仅是夏候鸟选择在鄱阳湖过冬,近些年来,在都昌县候鸟保护区,还有超过1万只绿头鸭、针尾鸭、绿翅鸭等典型的冬候鸟也选择在鄱阳湖度夏。
李春如分析,候鸟变成“留鸟”有环境和气候等多方面因素。鄱阳湖区加大对捕猎、交易候鸟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也使得候鸟在鄱阳湖生活得更加安全。
鄱阳湖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和国际重要湿地。每年10月起,从俄罗斯西伯利亚、蒙古、日本、朝鲜等地飞来六七十万只越冬候鸟,直到第二年4月与超过四十万只夏候鸟完成“换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