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林业局:打击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部门间联动机制运行

人民网北京4月13日电 从国家林业局获悉,近日,打击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部际联席会议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标志着打击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部门间联动机制正式运行。
会上研究确定了2017年四方面23项重点工作,包括加快《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调整进程,拟定《打击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行动计划》,以及对乱捕滥猎滥食野生动物、走私及非法经营象牙等野生动植物产品、野生动物繁育展演活动不规范三大突出问题进行综合整治等。
国家林业局副局长李春良在会上表示,我国野生动植物保护法律法规体系逐步完善,以自然保护区为主体的野生动植物栖息地保护体系日益扩展,野生动植物拯救繁育成果突出,执法监管力量不断强化。促使大熊猫、东北虎、亚洲象、朱鹮、扬子鳄等一大批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基本扭转了持续下降的态势,显现出稳中有升的良好势头,其栖息环境也不断优化。
与此同时,开展了系列联合执法检查和专项打击行动,专项整治象牙交易,完善管控政策措施,先后两次组织执法查没象牙公开销毁活动,经国务院批准,先后发布了为期3年暂停商业性进口象牙及制品措施,以及到2017年12月31日全面停止商业性加工销售象牙及制品活动的政策措施,象牙等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现象明显下降。
但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现象仍较为严重,境内盗猎、偷采、非法经营的野生动植物上百种,境外向我国走私的野生动植物约50—60种,并且团伙作案、“猎、运、销”一条龙特点明显,通过网络非法交易野生动植物产品的行为快速上升,走私及非法携带象牙等野生动植物产品入境情况屡禁不止,引起国内外强烈关注。
李春良进一步强调,打击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部际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进一步分工负责,研究具体措施,细化进度安排,确保2017年各项重点工作的协调、有序推进。一些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一些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现象较为严重的区域也要考虑建立部门间联动机制,逐步建立起“左右联动、上下贯通”的“立体式、全方位”工作机制。
据了解,为进一步健全部门间协调执法的长效机制,2016年11月15日国务院批准建立“打击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部际联席会议制度”。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由国家林业局牵头,中宣部、海关总署、铁路总公司等22个部门组成。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