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濒危物种正当时

束 涵

2018年04月03日07:44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由联合国支持的一项生物多样性研究报告称,人类过度活动损害自然生态,警告说,全球所有地区的动物及植物物种正急速下降,洁净水源也大幅减少,危及粮食、饮用水及能源供应。

  “在中国,一部分濒危物种,尤其是国家投入大量资金,或者已经开展保护工程的物种,其生存状况有明显改善,比如大熊猫、朱鹮、麋鹿等,但这只是一小部分,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原北京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科学与保护项目主任闻丞介绍对笔者说。

  生物多样性的总体趋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处的地理单元。在中国东部、东北等山区,由于城市化的发展,人口持续下降,加之退耕还林、植树造林等林业工程的实施,一些地区的森林出现了明显的恢复态势,栖息于此的物种数量显著上升;在人类活动较为活跃的平原地区,随着农田和湿地等低地栖息地类型的丧失,包括鸟类和兽类在内的很多物种数量在下降;而在一些低海拔地区的原始森林,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强,森林持续的碎片化或消失,使许多食肉动物面临生存危机。

  闻丞认为,人类活动空间与物种分布范围的重叠程度是影响中国濒危物种生存状态的主要因素。当某个物种分布的范围恰好落在人类密集活动区,或者其依赖的资源也是人类发展经济需要利用的资源,那么这一类物种的生存状况就堪忧。

  前不久,震旦鸦雀现身北京,它是中国独有的一种中型鸦雀,生活空间仅限于芦苇荡中,是全球性濒危鸟种,被称为“鸟中大熊猫”。近年来,北京市野生动物种类呈现增长态势,目前已达600种左右。除了鸟类,其他珍稀野生动物也屡屡被发现。

  对此,闻丞表示,新物种分布记录的出现与民间保护生物多样性意识提高息息相关。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政府与民间保护组织合作,开展了很多卓有成效的项目。一方面改善了很多物种的生存状况,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公众对物种多样性的认知程度。

  目前,中国已经建成以自然保护区为骨干,包括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等不同类型保护地的保护网络体系。中国还实施了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生态修复工程,全国各省(区、市)已开展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探索建立生态红线划定方法体系与配套政策措施体系。

  在今年新一轮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中,自然资源部的组建无疑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注入了强心剂。以往,自然资源由不同的行政机构管理。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并不明确,各自只管自己管辖的范围,造成监管乱、监管难、监管者缺位的现象。如今,新组建的自然资源部将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发展规划从整体上统筹考虑,着力解决自然资源所有者不到位、空间规划重叠等问题。

  “自然保护区分布、自然资源权属、国家和社会各界的认知程度等仍有待改善。”闻丞表示,“中国因其特殊的经济发展情况以及自然历史背景,在自然保护方面没有多少可以借鉴的先例,这也是中国生物多样性在当下和未来可能面临的最大挑战。令人振奋的是,国家迄今为止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正从根本上改变原有制度,为解决问题创造了有利的政治环境,可以说,带来了历史性的机遇和转折。”

(责编:沈光倩、杨虞波罗)

环保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