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详解近期四川强降雨:川西何以成为暴雨“中心”?

丁亦鑫

2020年08月13日09:02  来源:人民网-环保频道
 

8月12日,就在京津冀百姓都在“等待”一波强降雨的同时,一条更加猛烈的雨带已经在我国西南地区盘旋数日。11日至12日,四川气象台均发布暴雨橙色预警。据了解,连续两天的橙色预警,是历史首次,可见四川这轮降雨之强。对此,记者采访了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何立富和四川省气象台副台长、首席预报员青泉,详解四川近期雨情。

官兵和民兵奋战救灾一线。

一问:目前,四川正经历一场怎样的强降雨天气过程?与四川历史上的暴雨过程相比程度如何?

答:从8月10日开始,四川遭遇今年入汛以来最强连续性暴雨天气过程,无论从降水范围、降水强度还是持续时间来看,这场暴雨都堪称较为罕见的持续性暴雨天气。

首先,降水覆盖了四川大片地区,主要集中在盆地西部的绵阳、德阳、成都、雅安、眉山、乐山等地。其中,10日20时到11日20时,出现50毫米至100毫米暴雨的站点有294个,出现100毫米至250毫米大暴雨的站点有461个,出现超过250毫米特大暴雨的站点有47个;11日20时至12日11时,出现暴雨的站点有866个,出现大暴雨的站点有222个,出现特大暴雨的站点有4个。

其次,降水持续时间长。从10日晚上雨水开始“狂飙突进”,直至12日还未停歇,且根据预报将持续到13日才可能放慢节奏,间歇性留出喘息时间。而在降水“稍事休整”两天后,会在14日夜间发起新一轮“进攻”。

再次,降水强度大且比较集中,极端性强。雅安芦山站24小时降下423毫米雨水,超过四川历史第二极值。在历史上,1993年峨眉站曾出现24小时降水量达到528毫米的最大极值,四川过去的历史第二大极值出现在2013年的7月,为415.9毫米。

二问:这次降雨为什么如此强势?

答:此次四川西部出现这么强的连续暴雨过程,是综合因素所致。

当前强势而稳定的副热带高压西进,四川盆地附近正处于副热带高压边缘,充沛的水汽源源输入;同时,配合源源不断的高原低值系统也向盆地东移;低空急流持续加强,汇聚了丰富的水汽。

此外,在此次强降雨来临前,9日至10日四川盆地连续出现高温天气,盆地大部分地方最高气温超过35℃,前期的晴热高温天气累积起颇为可观的能量。

同时,盆地西部的地形“配合”强降雨形势,来自南海的水汽与盆地西部的龙门山山脉相遇,山地地形对气流起到抬升作用,持续在高空形成充足的降雨条件。

三问:猛烈降水给防汛带来哪些压力?

答:强烈暴雨持续而至,冲击着城市的防汛系统。不仅要防止出现城市内涝,还要关注立交桥下出现电线杆漏电等细节问题。

考虑到四川盆地西部复杂地形,强降雨容易导致山洪和泥石流等灾害出现。短时间内出现的强降雨,对地质的影响较强烈,将给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带来很大压力。此外,中小河流洪水防洪也不容忽视。

四问:面对这样强劲的降雨,预报重点和难点在哪里?

答:此次四川盆地中西部强降雨天气过程,预报重点一是降雨过程持续时间有多长,二是强降雨落区具体在哪儿、累计量多大、小时雨强多大,三是致灾风险。

预报难点是判断降雨重叠性效应如何,即降雨落区是不是重叠的、总量多少。因为雨带位于高海拔地区边坡地带,是否叠加有很大不确定性,影响因素较多。 

(责编:丁亦鑫、李昉)

环保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