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助力绿色城市

2020绿色经济发展论坛暨绿色出行普惠平台深圳启动会举行

各方代表为中国“绿色发展”集众智献良策

2020年08月28日15:56  来源:人民网-环保频道
 

2020绿色经济发展论坛现场

人民网北京8月28日电 (记者林露)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8月28日,“2020绿色经济发展论坛暨绿色出行普惠平台深圳启动会”在深圳隆重举行。本次活动由中华环保联合会、人民网、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联合主办,人民网人民运营、人民网经济四部承办。本次活动主题为“金融科技助力绿色城市”,来自生态环境部,各大高校、科研院所、金融机构和科技企业的专家学者、机构代表约200人出席。

绿色出行惠普平台深圳启动

活动当天,生态环境部气候变化事务特别顾问、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解振华,深圳市政协原副主席吴井田,中华环保联合会秘书长谢玉红,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副主任何家振,前联合国环境署国际资源专家委员会主任李少义,人民网党委委员、董事、副总裁宋丽云发表演讲。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段宁,顺丰集团董事、高级副总裁杨天平分别做主旨演讲。

根据2019年交通运输部、生态环境部等多部门联合发布的《绿色出行行动计划(2019-2022年)》,到2022年要初步建成布局合理,生态友好、清洁低碳、节约高效的绿色出行服务体系。绿色出行环境明显改善,公共交通服务品质明显提高,在公共出行中的主体地位基本确立,绿色出行装备水平明显提升,人民群众对选择绿色出行的认同感、获得感、幸福感持续加强。

“我国交通领域二氧化碳的排放呈近中期快速增长,中远期缓慢增长的趋势。因此,节能减排和绿色低碳转型对于疫情后经济高质量复苏以及应对气候变化、新型城镇化、改善生态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解振华认为,这次深圳启动绿色出行普惠平台,顺应了全球绿色低碳转型创新的潮流,促进了绿色出行创新的国家行动,助推节能环保、简约适度的生活新风尚。

深圳市政协原副主席吴井田

吴井田说,正在高速发展的深圳现有汽车约350万辆,全国密度最大。专家们汇聚一堂,研讨如何通过低碳和绿色革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清洁空气的向往意义特别重大。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集中反映了我国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其中绿色彰显出强大的生命力,已成为新时代的主旋律。在论坛上,谢玉红代表中华环保联合会倡导居民简约适度、绿色出行、绿色消费的生活方式。她认为,绿色发展就是要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的共生问题,形成包括绿色消费、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金融等在内的完整绿色经济体系,这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长久之策。

近年来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机制制度不断完善,减排工作扎实推进,公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不断提高。何家振介绍说,有关公民调查显示,公民在选择绿色低碳出行和节约能源资源方面接受程度较高,可以做到知行合一。“美丽中国需要每一个人参与建设,绿水青山需要大家共同维护,只要大家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就可以让绿色理念薪火相传。”

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要解决环境问题、气候变化问题,不仅仅需要能源革命、科技革命,还需要深刻、广泛的社会变革,即可持续生产与消费。如何把美好的愿望、可持续生产与消费变成每个消费者的实际行动?李少义提出了三方面的建议:一是政府要有整体规划,不断完善法规并严格执行;二是绿色、低碳要有科学的标准和可操作性;三是可以通过碳普惠平台,把每个人的行动可视化、量化,变成一种有效的激励机制。

人民网党委委员、董事、副总裁宋丽云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谋划“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绿色,正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动人色彩。在论坛上,宋丽云表示,良好生态环境,正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体现。人民网将积极讲好全社会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动人故事,讲好中国故事,为世界绿色发展提供中国样本。

清洁生产削减污染,是绿色发展的核心和前提。如何践行绿色生产?段宁认为需要满足三个要点:一是将环境资源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要素;二是把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发展目标;三是把绿色化、生态化作为发展的主要内容和途径。

可持续生产与消费、环境保护,像一个硬币的两面。寻求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模式,是可持续发展及环境保护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李少义介绍说,在过去的50年中,不论是资源、能源和污染物排放都成倍增加,这种发展趋势还会持续。联合国一些专家也做过这方面的研究,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的话,世界对于能源的需求量在未来40年(即2060年)将达到1900万亿吨。“到那时候,无论是资源的供给,还是环境的保护都是不能承受的。”

如何把美好的愿望、可持续的消费和生产模式变成每个消费者的实际行动?李少义认为实现这个事情非常关键。他说,实施一个好措施需要三个基本要素。一是政府整体规划,要不断完善法规并严格执行。二要有科学的标准。什么是绿色,什么是低碳?必须有科学的标准和可操作性。有了标准,才能够把清晰的信息作为市场信息传递给每个消费者。三是每个消费者的认识和行动很重要。“碳普惠平台可以把上述这三个非常重要的要素整合在一起,把每个人的行动可视化、量化,变成一种有效的激励机制,从而把这件事情做好。”李少义表示。

杨天平表示,关注绿色、关心低碳发展的每一个人,在给社会做贡献的同时,也会得到关注绿色关注低碳的一份福报。杨天平表示,每一个企业都需要有自己的担当和社会责任,顺丰在这方面有了比较好的尝试,其理念就是只有包裹,没有垃圾。

圆桌论坛一聚焦金融科技创新助力城市绿色出行

此次活动共设置三场圆桌论坛,与会嘉宾分享在绿色出行方面的积极探索、有益经验,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为绿色城市可持续发展集思广益、出谋划策。圆桌主题论坛一围绕“金融科技创新助力城市绿色出行”话题开展对话,中华环保联合会副主席、绿色出行联盟主席杜少中主持本场论坛,与会的多位嘉宾共同分享了深圳在绿色出行碳普惠领域的先进经验,以及金融科技企业在助力城市绿色出行方面的各项探索。圆桌主题论坛二围绕“绿色保险助力城市绿色出行”话题开展讨论,与会嘉宾们分享了对绿色保险行业促进绿色出行的畅想,并探讨绿色保险的新路径、新思维和新突破。圆桌主题论坛三围绕“绿色经济的机遇与挑战”话题展开,多位嘉宾分享了企业在推动绿色发展过程中的创新举措和成果,探讨人居环境建设如何做到低碳环保,并结合绿色发展之路的难点共同寻求突破口。

顺丰集团、唐山银行、同程旅游网、深圳排放权交易所、北京绿色交易所、微众银行、北京绿普惠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和合期货有限公司、深圳市智多兴控股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机构对本次活动的举办予以支持。

(责编:林露、李昉)

环保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