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生态

天津市蓟州区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废弃矿坑修复治理

采石场变身“春山里”

本报记者  武少民
2025年02月14日05:49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核心阅读

  面对废弃矿坑修复治理难题,天津市蓟州区科学规划,引入社会资本,利用矿坑地貌展开生态修复,不仅取得了一系列生态效益,还创新消费场景,开发文旅业态,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叠层自然研究所、星空帐篷营地、高标准室外滑冰场……位于天津市蓟州区东后子峪采石场旧址的“天津市生态修复示范项目”——春山里,吸引了络绎不绝的游客。

  近年来,天津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废弃矿坑修复治理,利用矿坑整治的特殊地貌,发展特色小镇、滑翔体验、民宿餐饮等文旅业态,蓟州区春山里项目就是最早开展生态修复的项目之一。如今,春山里小镇已成为网红打卡地。

  废弃矿坑重披“绿装”,发挥生态效益

  据蓟州区副区长张旺介绍,蓟州区是天津市唯一的半山区,自上世纪60年代开始成为重要的建材基地。其中,东后子峪矿区高峰时期有几十家采石场炸山取料。经过几十年的开采,山体植被被严重破坏,水土流失严重,矿山创面也存在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隐患。

  痛定思痛,在天津市政府的支持下,蓟州区政府把位于燕山西大街以北、总占地1700余亩、矿坑治理区域用地800亩的东后子峪矿区列入矿山治理项目,引入北京春山里置业发展集团,建设成如今的春山里小镇。一直关注京津冀生态环保创新领域项目的崔巍从北京来到蓟州“创业”,成为春山里项目的创始人。

  矿坑如何修复?春山里项目组展开专题调研,借鉴国内外先进模式,与蓟州区政府成立联合工作组,形成成熟思路和框架后展开修复。

  天津市规划资源局蓟州分局三级调研员王丰介绍,项目采用爆破和人工清理相结合的方式清除危险岩体、降低山体高度,再用机械削坡,修成像梯田一样的层层台阶,在每级台阶上修建种植槽,槽内垫上1米左右厚度的种植土,保证植被成活率。

  截至目前,项目累计排除危险岩体22万立方米,栽植苗木2万多株,基本完成矿坑修复工程,同时完成河道修复一期工程。

  填补深坑、复土造园难,更难的是养护和经营。为了恢复地表植被、让植物健康生长,联合工作组请教林业专家,针对所在地的环境与土壤状况挑选适宜树种。“我们使用先进的菌根技术对植物进行根系养护,来保证春山里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及稳定性。”崔巍说。

  如今,矿坑重新披上“绿装”,种上了山桃、椿树、柏树等适合本地的树种。既美化山体形态,又减少水土流失,更好地发挥了生态效益。

  融入乡村全面振兴,吸引青年返乡工作

  在靠近山坡的永续农场,种植箱内是绿油油的蔬菜,旁边养殖区里有鸽子、兔子等小动物……永续农场既是农场,也是一座花园,周围还与大片果园相衔接,一派美丽的田园风光。

  蓟州区农业农村委员会主任金福鹏介绍,蓟州地处天津北部山区,农业发展前景广阔。“我们要主动融入乡村全面振兴事业,带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崔巍介绍,“春山里项目自建永续农场,与蓟州绿色食品中心、菊苣产业基地等合作,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体系,带动周边20个农村企业、80家民宿和餐饮整体升级。”

  在非遗文化产业区,记者见到了此瓦·陶工作室的主理人、蓟州本地青年司文叶。司文叶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大学,把传统制陶手工技艺引入春山里项目,让游客在制陶体验中感受传统文化。

  春山里项目80%的工作人员来自本地乡村。项目和蓟州团区委共同设立“青年之家”,实施“乡村青年教育就业计划”,为优秀青年、应届大学生提供就业机会,吸引乡村青年返乡工作,让更多人才扎根蓟州。

  开发自然教育课程,带动周边旅游发展

  手绘蚯蚓塔、植物风铃、昆虫旅馆、喂食小动物、农场创意画展、农场露营、荒野厨房微度假……在永续农场,春山里项目开发了一系列自然教育活动,大人孩子们在这座户外教室里,可以体验农作、园艺、营造等,也对大自然有了更多认识。

  据介绍,这里还有丰富的自然教育相关课程,2020年8月开课至今,累计吸引超过5万人参与学习。

  精彩纷呈的亲子活动,吸引了不少周边省份的家庭来打卡。来自北京的游客赵先生夫妇正带着8岁的儿子在一家网红咖啡馆里小憩。“这里有不少动植物,还有帐篷露营,供孩子学习的课程也很多、很有趣,孩子很喜欢这里,我们以后会经常来。”赵先生说。

  “我们在生态修复的基础上创新消费场景,打造集自然博物馆、度假酒店、民宿集群等于一体的文化旅游目的地。”崔巍说,结合蓟州古城区、盘山风景区等,春山里项目融入自然教育等多种业态,带动周边地区旅游业的发展。

  《 人民日报 》( 2025年02月14日 12 版)

(责编:胡永秋、杨光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