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8月13日電(丁亦鑫)13日上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會上,中國氣象局副局長余勇介紹今年入汛以來天氣氣候特征。他指出,入汛以來,我國天氣氣候形勢復雜,降雨時空分布十分不均,南方地區先后經歷了20次大范圍強降雨過程,部分地區暴雨致災嚴重﹔北方進入雨季偏晚,降水總體偏多。
余勇表示,全國天氣氣候主要呈現以下幾個特點:
一是長江中下游梅雨期長、雨量大。長江中下游地區入梅早、出梅晚,梅雨期較常年偏長23天,梅雨期的平均降雨量為753.9毫米,比常年偏多168%,顯著超過了1998年和2016年,為1961年以來最多。
二是部分市縣降雨極端性強。四川蘆山、廣西陽朔、浙江平湖、安徽金寨等32個縣(市)日降雨量突破了當地的歷史極值。入汛以來,全國氣象觀測站中累計降雨量最大的已經超過2000毫米,達到2187毫米,最大日降雨量達到538毫米,最大小時降雨量為168毫米。
三是北方進入雨季偏晚。7月28日,華北地區開始進入雨季,較常年偏晚10天。但進入“七下八上”以來,北方地區有75縣(市)日降雨量達到極端氣候事件監測標准,其中8縣(市)突破當地歷史記錄。
四是強對流天氣頻發。6月以來,我國出現了28次區域性強對流天氣過程,其中北方地區共出現13次,華北、黃淮、東北等地雷暴大風、短時強降水、冰雹等強對流天氣頻發。
五是台風活動總體偏弱。今年以來,西北太平洋及南海已經生成了6個台風,其中3個登陸我國,均較常年同期偏少,強度也較常年偏弱,今年7月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沒有一個台風生成,為1949年以來首次出現。
關於未來的天氣氣候趨勢預測,余勇介紹道,預計未來一周,主要降雨區位於西北地區東部、華北大部、黃淮北部、東北地區及華南大部、四川盆地和雲南等地,降雨量較常年偏多五成到一倍﹔江淮、江南、華南東北部等地以高溫少雨天氣為主﹔在南海或西北太平洋可能有一個台風生成。8月下旬主要降雨區仍然為西北地區東部,華北、黃淮、東北地區及華南、四川盆地和雲南等地,江淮、江南等地仍然維持高溫少雨天氣。在南海或西北太平洋有2-3個台風生成。預計9月份華北南部、西北地區中東部降雨可能較常年同期偏多2到5成,華西秋雨雨量可能略偏多﹔在南海或西北太平洋將有5-6個台風生成。
余勇強調說,目前我國仍處於主汛期,根據預報預測,今年華北雨季結束時間偏晚,秋季台風活躍,華西秋雨開始時間偏早,雨量偏多。江南、華南高溫天氣多,氣象部門將加強監測預報預警和信息的發布工作,建議請各地密切關注台風、暴雨、雷電、大風、高溫等災害天氣和氣象部門的最新天氣預報,繼續做好相關防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