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生態

走近美麗的藍色能源(把自然講給你聽)

史宏達
2022年06月07日05:06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海洋能的清潔性是顯而易見的,在開發過程中沒有任何燃燒,不存在溫室氣體排放﹔沒有溢油風險,不污染海洋環境

  

  海洋能是海洋可再生能源的簡稱,顧名思義,是來自海洋的能量。它往往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海洋能僅與海水有關,離開海洋就不存在了,例如潮汐、潮流、波浪、溫差、鹽差等﹔但廣義的海洋能還包括海上的風能、太陽能,海底的沉積物化學能等,這些在陸地上同樣存在。

  我們比較熟悉的是潮汐能與波浪能。分別來看,潮汐能開發本質上是低水頭水力發電,利用水體的勢能,漲潮時存蓄,落潮時釋放,電站選址通常位於海灣地形,筑壩圍成水庫,以產生用於發電的集中水位差。在唐朝,我國沿海地區就出現了利用潮汐來推磨的小作坊。后來,到了11—12世紀,法、英等國也出現了潮汐磨坊。據估計,全世界的海洋潮汐能已經超過20億千瓦。

  大家知道嗎?一個巨浪就可以把13噸重的岩石拋出20米高,一個波高5米、波長100米的海浪,在一米長的波峰上就具有3120千瓦的能量。由此可以想象,整個海洋的波浪所具有的能量該是多麼驚人。波浪能主要是由風的作用引起的海水沿水平方向周期性運動而產生的能量。據計算,全球海洋的波浪能達700億千瓦,可供開發利用的為20億—30億千瓦。

  海洋能儲量大、可再生,但在利用上也存在不穩定、難捕獲的難點。這些特點既給人類提供了機會,同時又提出了技術挑戰。

  可再生性是海洋能顯著的特征。從根本上分析,狹義海洋能的動力源是天體引力與太陽輻射。由於天文尺度的星球存在對於人類活動而言是永續的,故而潮汐、潮流能是永久存在的﹔波浪能來源於風,是大氣傳遞給海洋的能量,而風又是由於太陽輻射的不均勻性及地球自轉產生的,所以波浪能也是相對永久存在的能源。可再生性還有一個隱含的意義,就是不存在浪費。試想,一個蘋果咬一口就扔掉有多可惜,而可再生能源不同,一個浪頭沒有發出多少電也沒有關系,因為下一個馬上就到,而且源源不斷。

  此外,海洋能的清潔性是顯而易見的,在開發過程中沒有任何燃燒,不存在溫室氣體排放﹔沒有溢油風險,不污染海洋環境。簡單地說,海洋能是不會“冒煙”的,因為它直接將自然界的動力轉變成電力。

  海洋能利用是我國實現雙碳目標的有效途徑,其開發潛力十分可觀。

  (作者為中國海洋大學教授,本報記者劉詩瑤採訪整理)


  《 人民日報 》( 2022年06月07日 14 版)
(責編:袁勃、牛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