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國家加強森林治理保護——
為人類可持續發展播下“綠色的種子”
在土耳其通杰利的薩爾德克森林,樹木黃綠間呈現出一片美麗風景。 |
英格蘭南部的溫克沃斯植物園內種植著上千種樹木,是當地民眾徒步郊游的好去處。 |
工人和兒童們在奧地利維也納市內的公園種植迷你森林。 |
在加納首都阿克拉市內一片林地,志願者栽下樹苗。 |
意大利納扎諾泰韋雷—法爾法自然保護區風光。 |
3月21日是國際森林日。聯合國糧農組織將今年國際森林日的主題定為“森林與健康”,呼吁國際社會保護和可持續利用森林。近年來,世界各國創新推動全球森林可持續經營,探索森林文化、自然教育、林業康養等全球森林治理新途徑,為人類可持續發展播下“綠色的種子”。
加 蓬
讓美麗的熱帶雨林屹立不倒
本報記者 鄒 鬆
加蓬地處剛果盆地,森林覆蓋率高達88%。從空中俯瞰,整個國家一片深綠,走入其中,繁茂的熱帶雨林一望無際。林中大量古樹名木矗立,其中被譽為加蓬國樹的奧古曼樹,成材后高達40米至50米,直徑逾1.5米,展現著非比尋常的生命力。數據顯示,加蓬森林每公頃的碳匯量超過300噸,幾乎是普通熱帶雨林的兩倍。2021年,加蓬因努力保護森林和減少碳排放,成為首個獲得聯合國信托基金“中非森林倡議”資金的非洲國家。
加蓬經濟長期依賴石油產業。20世紀60年代,石油產業的繁榮曾給加蓬經濟帶來跨越式增長。然而,對石油產業的過度依賴加之油價波動帶來的風險,讓加蓬決心發展多元化經濟來解決國內長期存在的就業和貧困問題,通過大力保護熱帶雨林和有序利用林業資源,走出一條以林業為驅動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2001年,加蓬頒布新《森林法》,強調要對林業資源實行有計劃的、長期持續的管理和採伐,要求對林木實施規劃砍伐,以保証其可持續開發。2002年,加蓬又在國內設立了13個自然保護區,總面積佔國土面積的11%,一舉將該國變為保護區比例最高的非洲國家之一。保護區內嚴格禁止任何人類活動,有效遏制了曾一度猖獗的原木非法走私問題。
2009年,加蓬開始推行“新興加蓬”戰略,確立了“綠色加蓬、工業加蓬、服務業加蓬”的發展方向,其中“綠色加蓬”被列為國家重點發展方向之首。
2010年,加蓬政府宣布禁止一切原木出口,並在隨后兩年內將所有採伐區納入林地規劃程序,自2013年起不再新發採伐許可証。同年,加蓬頒布《森林法》修正案,依據熱帶雨林林木生長速度,將林地規劃年限定為25年,即每家林業企業要將所轄林區設為25個區,每年隻許進入一個區採伐,所採區域不僅不能採伐珍貴樹種及幼小樹苗,還要留出10%的樹木用於生態系統的維護。
一系列嚴格的保護政策,為加蓬實現綠色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經環保專家測定,加蓬2016年及2017年碳排放量均已低於2006年至2015年間碳排放量平均值。同時,加蓬林業資源的有序利用也在穩步推動之中。例如,在首都利伯維爾北部的恩考克經濟特區佔地面積1126公頃,其中40%被規劃為木材加工廠建設用地,並通過提供稅務免除優惠政策等吸引外國企業入駐、引進先進技術設備。
統計數據顯示,加蓬林業產值佔國民生產總值的比重已從2011年的1.8%上升至2020年的4%,就業人口從1.1萬躍升至超過2.7萬,成為加蓬創造就業最多的產業之一。據加蓬林業部部長李·懷特介紹,經過十幾年的重點發展,加蓬的木材加工能力已顯著提高,多數當地企業已擁有完備的生產設備,並涌現出一批接受過良好培訓、具有專業知識的技術人員。他表示,森林是一種可再生資源,加蓬未來希望森林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佔比不斷提升,“讓美麗的熱帶雨林屹立不倒,讓加蓬人民的財富持續增長”。
新西蘭
森林碳匯帶來良性循環
本報記者 陳效衛
漫步在新西蘭的森林中,一邊觀賞著令人稱奇的植被,一邊呼吸著純淨的空氣,好一番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畫面。在這個南太平洋島國,森林不僅提供了優美宜人的自然環境,還成就了該國林業的發展繁榮,使之成為全球最大的木材出口國之一。
歷史上,人口增長、過度農耕和工業化進程加速等,曾造成新西蘭大量天然林被砍伐破壞。到20世紀中后期,新西蘭森林覆蓋率從逾國土面積的80%降至23%,一度面臨森林資源枯竭的危機。為了加強對森林資源的保護,新西蘭首先從杜絕毀林著手,嚴格限制天然林的砍伐。
1985年,新西蘭將森林資源分為“商業林”和“非商業林”。佔新西蘭天然林總量81%的國有天然林都被劃入非商業林范疇,大多被作為自然保護區或國家森林公園嚴格禁伐,由新西蘭保護部直接負責保護和管理。隨著立法不斷完善、政府持續發力,新西蘭取自天然林的原木產量從1955年的160萬立方米降至2000年的5萬立方米,森林資源逐步得到有效保護,所佔國土面積比例也出現回升。
與此同時,新西蘭也開啟了大規模人工造林計劃,在本土樹種基礎上,從歐洲、北美等地引進了輻射鬆、桉樹等6個優質樹種進行人工栽植試驗,為人工林提供良種和高質量苗木,強化造林整地。新西蘭政府還通過提供造林補貼和優惠稅收政策,鼓勵更多資金投向人工造林並取得良好收益。
目前,佔新西蘭森林總面積約21%的人工林,已成為森林採伐的主要來源,通過短輪伐期集約經營的模式,不僅完全滿足了國內的木材需求,還實現了大量出口。木材出口貿易的巨大效益和國家造林補貼,又吸引了大量投資和高漲的造林熱情,助力林業可持續發展。
憑借潛力大、成本低、綜合效益高等特點,林業碳匯也成為新西蘭實現減排目標的重要手段。新西蘭此前已確立到2020年溫室氣體排放量比1990年減少10%至20%、到2050年減少50%的目標,並於2008年啟動了碳排放交易體系建設,林業首先被納入其中。新西蘭沒有對林業設定排放上限,而是將造林、森林管理以及減少毀林和森林退化等活動納入國際碳貿易,通過林業碳匯實現減少本國溫室氣體排放的目標。
新西蘭林業經營者可在規定期限免費申請碳匯配額,所得配額可在碳匯交易市場上獲利。獲免費碳匯配額的森林嚴禁毀壞,一旦有損就須返還配額,並購買相應數量林地補償毀林排放。當排放超過免費配額時,林業經營者需要向林業部門等以固定價格購買新西蘭排放單位或政府簽發配額。
2009年,森林碳匯即抵消了新西蘭該年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約1/4。就成本而言,每去除1噸二氧化碳,造林成本僅為10美元至幾十美元,而生物能源與碳捕獲儲存技術的成本高達100美元至200美元,直接空氣捕獲的成本則高達數百美元。林業碳匯不僅是新西蘭最經濟的“碳吸收”手段,更進一步激發了造林和護林的積極性,讓林業發展形成了良性循環。
英 國
在森林裡上課成為一種風潮
本報記者 邢 雪
“現在,大家去找找褐色的東西,拿回來放在有褐色圓圈的紙上。”隨著老師一聲令下,小朋友們在森林裡開始了探索。樹枝、枯葉、鬆果、種子、泥土……不一會兒就堆起了一座褐色的“小山”。“現在,我們又要去找綠色的東西啦”……英國倫敦西北部韋斯特貝雷的小樹林是附近幼兒園孩子們的森林學校。他們每周會到這片面積約8公頃的天然林地裡上兩天課,學習森林知識,感受大自然的氣息。
近年來,英國引進了森林學校教育模式,在森林裡上課成為一種風潮。英國森林學校協會數據顯示,目前該國共有上百家幼兒園和學校開設森林學校。通過這一模式,孩子們可以在親近森林的同時,觀察哺乳動物、昆虫和鳥類,學習安全使用工具,了解環境藝術等方面知識,從小樹立森林生態保護意識。
英國曾是一個森林資源豐富的國家,其溫和濕潤的氣候適宜樹木生長。據考証,15世紀前,該國海拔300米以下地區絕大多數都被森林覆蓋。然而,長期的無度消耗與大肆掠奪,導致英國森林資源幾近枯竭,森林覆蓋率在20世紀初一度跌至5%。1919年,英國頒布《林業法》,創建林業委員會,專門負責管理國家的森林資源。此后,英國聯邦政府和地方政府不斷完善林業法規,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輔之以必要的配套政策、地方戰略,制定實施了一系列有效的財政支持措施,明確林業經營標准,充分發揮森林產業的多功能效益。
英國超過一半的林地為私有林地,為了完善對私有林地的保護,英國頒布了《英國農場林資助方案》等一系列政策,並根據不同標准提供森林補償方案,用於資助私人林地所有者種植新林地,或對原有林地進行維護。這種生態補償機制由政府主導,同時運用市場機制鼓勵私人資本投向綠色可持續發展領域。例如,引導資本投向木材生產、森林儲備、生物多樣性保護及森林休閑娛樂等多功能的林業可持續發展等領域。
與此同時,英國注重通過強化人與森林的聯系,加強民眾的自覺保護意識。除面向孩子們的森林學校,英國約一半林地向公眾開放,並設立多個自然風景區、國家公園和森林公園等,為公眾提供休閑娛樂的場所。近年來,英國森林生態游日益興起,經濟利益開始向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轉變。此外,英國林業委員會每年都新種植一定數量的用材林,同時對舊有林木進行修復,其他林地所有者在林業委員會的資助下,也積極發展林業生產。
根據英國森林信托公布的《2021年英國森林和樹木狀況》報告顯示,經過100多年的努力,英國森林覆蓋率已回升至13.2%。英國的林地面積雖然在增加,但其中大部分是非本土樹木,原生林地相互孤立,生態條件較為脆弱。如今的英國仍是歐洲國家中森林覆蓋率最低的國家之一,其經濟所需85%的木材都需要進口,未來仍需要持續加大森林保護和治理力度,通過擴大林地樹木覆蓋率、增加本土物種的比例、系統性檢測樹木和林地等方式,進一步實現森林資源的有效恢復。
《 人民日報 》( 2023年03月27日 17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