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約用水,高效用地,加強資源節約集約循環利用
轉變資源利用方式 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兩會后探落實·以高水平保護支撐高質量發展③)
核心閱讀
近年來,我國堅持節水優先方針,積極統籌保護利用土地、礦產、海洋等各類資源,通過創新實踐探索、建立健全機制,不斷加強資源節約集約循環利用,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綠色化、低碳化。
天氣轉暖,山東省齊河縣豆腐窩灌區,焦廟鎮靛池村種糧大戶李建國在田間忙春灌。他管理的4000多畝地用上了噴灌、滴灌設備,畝均節水近三成。
2023年,我國用水總量保持在6000億立方米左右,與2014年相比,萬元國內生產總值用水量、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分別下降41.7%、55.1%﹔2023年,全國處置盤活批而未供和閑置土地800多萬畝。“十三五”時期,全國共修復治理礦山400多萬畝。加強資源節約集約循環利用,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綠色化、低碳化,我國堅持節水優先方針,積極統籌保護利用土地、礦產、海洋等各類資源,推行全過程管理和全鏈條節約,持續提高資源利用效率。
精打細算,高效盤活存量
“建好了高標准農田,裝上地埋式自動伸縮噴灌設備,用上水肥一體化技術,算下來每畝地每年省水30多立方米。”河北省大名縣大街鎮韓趙村村民韓海剛說。
近年來,我國大力推進農業節水增效。水利部門推進節水型灌區建設,推廣農業節水技術,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由2014年的0.530提高到2023年的0.576。今年將繼續堅持以水定地,圍繞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生產合理用水需求,科學制訂供用水計劃,強化農業節水灌溉管理,進一步提高農業用水效率。
工業節水減排方面,2023年,水利部聯合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國家鼓勵的工業節水工藝、技術和裝備171項。今年將推動全國年用水量1萬立方米及以上的工業服務業單位計劃用水管理實現全覆蓋,嚴格超計劃用水監管。
我國還深入實施城鎮節水降損。截至目前,全國共建成1763個節水型社會達標縣,今年將啟動實施節水型社會示范建設,統籌推進節水型城市、園區、居民小區等創建。
自然資源部圍繞盤活利用存量用地,聚焦低效用地再開發,從規劃統籌、收儲支撐、政策激勵、基礎保障方面支持各地探索創新。
浙江省寧波市在村庄規劃編制中積極探索以活化閑置的宅基地、低效的生產性經營性用地、廢棄的農村公共社會用地等存量空間推進村庄公共服務設施建設,配套提升城鄉居民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上海市堅持規劃引領,統籌優化國土空間布局,探索超大城市鄉村空間治理新路徑,鬆江區泖港鎮黃橋村通過郊野單元村庄規劃優化配置空間資源,結合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政策,盤活鄉村存量建設用地,解決鄉村地區土地供求矛盾。福建省泉州市摸清全市低效用地家底25.6萬畝,推進34個城鎮低效用地再開發試點項目,盤活城鎮低效用地約1.24萬畝。2023年9月,自然資源部在北京等15省份的43個城市部署開展低效用地再開發試點,聚焦盤活利用存量土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持續落實節約集約用地要求,我國各地積極開展制度供給和實踐探索,緊盯源頭節約,以國土空間規劃為依據,強化管控,優化選址,嚴格審查。同時積極推動用地方式轉變,探索存量換增量、地下換地上、資金技術換空間。
開源節流,創新激活增量
2023年11月,《自然資源部關於探索推進海域立體分層設權工作的通知》發布,鼓勵養殖、跨海橋梁、海底電纜管道等在同一海域空間范圍內與其他用海活動互不排斥或影響有限的用海進行立體分層設權,進一步提高海域資源利用效率,對於促進海域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和有效保護、推動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加強海洋生態文明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拓展新空間、新路徑,持續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應用新理念、新技術,增加更多資源利用的可能性。
2022年,自然資源部組織開展了新一輪礦產資源節約和綜合利用先進適用技術目錄評選更新工作,遴選產生了317項先進適用技術,並形成目錄。在此基礎上,2023年,各級各行業各單位瞄准產學研用協同推廣,打造出技術研究、開發、應用、生產一體化新格局,助推了礦產資源的節約集約利用和礦業發展動力加速轉換。同時,自然資源部選取10省份開展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水平調查評估試點,制定了《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水平調查評估辦法(試行)》﹔推動構建覆蓋所有在產礦山涉及125個礦種的開採回採率、選礦回收率與綜合利用率的標准體系,累計建設1000多家國家級綠色礦山。
循環利用再生水,讓山東威海熱電集團有限公司從用水大戶變成節水大戶。“我們建成再生水處理基地,工業廢水處理成再生水,廣泛用於冷卻補水、供熱管網補水和機組補水,每年節水約800萬立方米,節省資金1873萬元。”威海熱電集團相關工作人員介紹。
非常規水源,利用潛力巨大。水利部積極推廣再生水、集蓄雨水、海水及海水淡化水、微咸水、礦坑(井)水等非常規水源,促進水資源循環利用。據初步統計,2023年,我國非常規水源利用量達210億立方米左右,為2014年的3.5倍。
今年,水利部將指導典型地區再生水利用配置試點城市高質量推進試點建設,完善再生水定價機制,培育再生水交易市場,著力擴大非常規水源利用領域和規模。
健全機制,完善資源管理
自然資源部自然資源開發利用司副司長劉彥認為,全力推進自然資源節約集約利用,一要推動綠色轉型和高質量發展,統籌土地、礦產、海洋等各類資源要素一體化節約集約利用,推行全過程管理和全鏈條節約﹔二要加快推進自然資源節約集約評價評估制度建設,完善土地利用標准等一系列節約集約標准﹔三要加大新能源等產業用地支持力度,嚴把產業准入,著力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項目盲目落地上馬。
保障資源節約集約循環利用,各有關部門健全相關機制,落實落細資源管控。
自然資源部加強國土空間用途管制,重大項目保障更加精准,地方用地發展空間不斷釋放。嚴格審核控制新增圍填海項目,除國家重大項目外,全面禁止圍填海,會同有關部門嚴格審核新增圍填海造地項目,並強化用島項目規劃約束和用途管制。
水利部完善制度建設,強化省市縣三級總量強度控制指標剛性約束,嚴格用水定額執行、節水准入標准制定、節水評價審查等,確保到2025年全國年用水總量控制在6400億立方米以內。發揮市場作用,著力發展節水產業,推廣合同節水管理,不斷健全用水產品標准體系,推進產業智慧節水,促進節水產業數字化轉型,支持有條件的地方高標准建設節水產業園區、打造節水產業高地。
“我們堅持兩手發力,形成節水合力,不斷推動重點領域區域節水,建立健全節水制度政策,持續提升全民節水意識,高質量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全國節約用水辦公室主任蔣牧宸說。
《 人民日報 》( 2024年03月25日 14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