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流通水長度已超2023年 西遼河春季調度取得新突破
人民網北京4月2日電 (記者王仁宏)據水利部鬆遼水利委員會消息,3月30日12時12分,西遼河干流水頭抵達2023年春季調度水頭終點后繼續向下游行進,西遼河干流通水河段長度正在改寫歷史並仍在延伸。這是自3月1日2024年度春季調度正式啟動以來,西遼河春季調度取得的新突破。
西遼河位於遼河上游,橫貫科爾沁沙地,河道總長829公裡,92%以上的流域面積位於內蒙古自治區,是流域人民的母親河,地位功能極為重要。西遼河為季節性河流,降水量較少,蒸發量大,來水集中於汛期降水和春季融雪。多年來,由於自然因素和人類活動的雙重影響,西遼河干流及支流出現斷流現象。
同時,西遼河流域地處世界三大黃金玉米帶,是我國重要的糧食生產區。伴隨著玉米等作物種植的快速擴張,灌溉用水量大幅度增加,造成地下水超採嚴重、河道斷流加劇,引發了西遼河流域草場沙化與湖泊濕地萎縮等生態問題,復蘇西遼河生態環境,保障糧食安全勢在必行。
復蘇西遼河生態環境是強化流域治理管理的重中之重。近年來,水利部組織有關單位堅定不移持續推進西遼河生態調度工作,逐步解決西遼河斷流問題,盡快改善西遼河生態環境,讓西遼河恢復生命,盡力實現西遼河河道夏天有水、冬天有冰的美麗景象。
水利部鬆遼水利委員會堅持精打細算用好水資源,從嚴從細管好水資源,全力推進西遼河生態復蘇。一是完成並實施《西遼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西遼河水量調度方案》和《西遼河生態水量保障實施方案》,不斷夯實西遼河“量水而行”監管基礎。二是扎實開展取用水管理專項整治行動、用水統計調查、水文監測、河湖管理監督檢查、農業節水典型示范等工作,進一步規范用水行為,全力保障水安全。三是針對西遼河開展季節性河流生態修復指標體系研究、地下水人工調蓄及回補等多項關鍵技術問題研究,通過持續技術攻關,有效提高管理的科學性。四是開展西遼河流域地下水管控指標復核,加大地下水超採治理力度,持續關注地下水水位動態,推動地下水治理保護取得新成效。
2020年起,在有關各方的共同努力下,通過科學精細實施水資源統一調度,斷流多年的西遼河干流連續四年實現“有水”目標,過水長度分別達到32公裡、86公裡、92公裡和135公裡,“有水”河段逐年延長,西遼河流域地下水位穩步回升,地表水面持續擴大,天鵝、大雁等對生態環境質量要求較高的候鳥陸續回歸,流域生態復蘇跡象逐步顯現。
2024年,水利部緊緊圍繞“力爭實現西遼河干流全線過流”目標,通過印發實施工作方案,系統分析水資源情勢,精准研判可調度水量,科學精細調度水庫,及時解決阻水問題,全力保障西遼河干流下游過水,確保西遼河全年調度目標順利完成。
滾滾的西遼河水不斷向前行進,讓原本干涸的河床得到滋養,數千隻天鵝、赤麻鴨、魚鷗等遷徙候鳥成群結隊,或集聚嬉戲,或駐足捕食,或翩翩起舞,“魚翔淺底,沙鷗翔集”的亮麗風景再次重現。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