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生態

外國友人鏡頭裡的中國“最佳旅游鄉村”——

展現鄉村全面振興的美麗圖景

2024年04月09日06:14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江西上饒市婺源縣篁嶺村
  這裡風景如畫,是遺產保護、共同繁榮和跨文化交流的典范。篁嶺村致力於保護當地文化瑰寶,成為鄉村旅游創新的燈塔。
  ——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
  圖為篁嶺村的民房錯落有致,房頂上晾晒著紅辣椒等農作物。
  美國籍自媒體創作者 史蒂文·韋德斯攝
  古建筑散發著濃厚的歷史氣息﹔精美的木雕和磚雕凝聚著匠人的心血﹔歙硯、甲路紙傘等傳統工藝品不僅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更是當地人民智慧的結晶……篁嶺村的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有機結合,傳統與現代相映成趣,使我深感震撼。當地政府通過鄉村旅游帶動經濟社會發展,提高了村民的生活水平,為世界鄉村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借鑒。這種發展模式既有利於當地生態環境的保護,也有利於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會有更多國家的人來感受篁嶺村的歷史之美與寧靜和諧。

  浙江湖州市安吉縣余村村
  空氣清新,水源潔淨,土質優越,千年銀杏和百歲娃娃魚是這裡優質自然資源的最好証明。通過關閉礦山、生態修復治理,余村村走上了綠色發展的道路。
  ——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
  圖為余村村游客綜合服務中心前蜿蜒的景觀林道。
  安吉兩山產業運營服務有限公司敘利亞籍員工 馬吉德·阿巴斯攝
  漫步在余村村蜿蜒的鄉間道路上,遠處群山蒼翠、竹海搖曳,眼前溪流潺潺、繁花似錦,一處處美景令人陶醉。余村村通過推出“全球合伙人計劃”,圍繞鄉村旅游、文化創意、零碳科技等,為更多人才創業、項目落地提供支持。咖啡館、特色集市等大量新型業態落地生根,吸引越來越多年輕人回到家鄉投身當地發展。留住了“綠”,迎來了“青”,這個昔日的礦山小村不斷煥發新的生機,繪就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新畫卷。

  安徽黃山市黟縣西遞村
  這裡擁有700多年歷史,從上世紀80年代末開始發展旅游業,並以其典雅的皖南建筑和田園風光吸引了大量游客,成功轉型為可持續發展的鄉村旅游目的地。
  ——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
  圖為西遞村的油菜花盛放,吸引游客前來觀賞。
  黟縣阿琳娜花園民宿奧地利籍主理人 阿明·朔貝爾攝
  數年前,我選擇到安徽黃山的鄉村定居,和家人一起過上了愜意幸福的生活。隻要一有空閑,我就會帶著相機到西遞村,用鏡頭記錄下村裡的各式美景:白牆黑瓦、雕梁翹斗,五顏六色的花朵爭相盛開……近年來,不少村民改造自家房屋做起民宿生意,當地的竹筍、毛豆腐等土特產成為旅游暢銷品,西遞村的獨特魅力讓村民的生活越來越好。

  廣西桂林市龍勝各族自治縣大寨村
  這裡地處廣西北部高寒山區,山河秀美,森林覆蓋率達75.6%,旅游資源豐富,特別是擁有“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系統——龍脊梯田。通過“農業+旅游”融合發展,大寨村在堅持農業生產的同時,加強對梯田的保護,確保農業生產與旅游開發同步可持續發展。
  ——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
  圖為坐落於龍脊梯田深處的大寨村。
  俄羅斯籍游客 弗拉季斯拉夫·波留茨基攝
  龍脊梯田從山腳到山頂,層層疊疊,彎彎曲曲,仿佛是一座巨大的天梯,美麗而震撼,大寨村就坐落其間。當地村民辛勤勞作,修筑水渠,引水到田,利用山勢和水利智慧耕種,使得農作物生長繁衍。如今,傳統的農業生產方式吸引許多游客觀看和體驗,壯麗的梯田景觀和獨特的紅瑤民族風情交相輝映,令人流連忘返。

  重慶武隆區荊竹村
  這裡將農業與旅游融為一體,以“田園+樂園+庄園”為主題,打造了以農業為基礎兼具多種民族特色的藝術田園綜合體——歸原小鎮,定期舉辦鄉村舞會、音樂會和具有巴渝特色的文化活動。
  ——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
  圖為游客在荊竹村歸原小鎮無有圖書館內閱讀。
  西部國際傳播中心英國籍記者 詹姆斯·亞歷山大攝
  鄉村旅游創造大量就業機會,吸引更多年輕人返鄉創業,並帶動基礎設施建設,提升鄉村整體環境,促進經濟多元化發展。在重慶生活的21年時間裡,我發現這座山城有很多依山而建的美麗村鎮,荊竹村正是其中的代表之一。擁抱林海、高山草甸、天坑、峽谷等大自然的饋贈,還原有煙火氣和人情味的鄉村生活,引入現代創意再造公共文化空間,正讓荊竹村煥發勃勃生機。

  自2021年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啟動“最佳旅游鄉村”評選以來,中國入選“最佳旅游鄉村”總數達到8個,位列世界第一。這些鄉村展現了中國鄉村全面振興的美麗圖景,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外國友人走進其中。

  《 人民日報 》( 2024年04月09日 18 版)

(責編:楊光宇、胡永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