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開展綜合治沙
以路治沙綠生金
翁牛特旗,在哪裡?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中部,科爾沁沙地西緣。這裡沙化土地面積達667萬畝,佔全旗總面積的1/3以上。
這裡也是赤峰市境內治理難度最大的沙化地區,全旗8個蘇木鄉鎮、92個嘎查村,約14萬人在沙區生產生活。
2021年,全長91公裡的烏白公路建成通車。茫茫沙海中,一條公路穿沙而過,公路兩側密植的草方格將黃沙緊鎖,實現以路治沙、治沙護路。
2024年10月,交通運輸部等4部門聯合發布“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典型案例,翁牛特旗以路治沙實踐入選。
從翁牛特旗主城區驅車不到1小時,經304省道轉入烏白公路,眼前豁然開朗——
蜿蜒起伏的柏油公路橫亙在無垠沙海中,將沙地一分為二,道路兩側草方格沙障密集分布,織成一張向外擴張的巨大綠網,牢牢鎖住沙地。沙障內部,黃柳、白檸條等灌木郁郁蔥蔥,一些立地條件好的地塊,還栽植了沙榆、樟子鬆等喬木。
封沙更要育林。翁牛特旗林業和草原局局長劉環宇介紹,在部分植被覆蓋度較低的地塊,當地採取補植、補播等措施,促進植被恢復。
“沙地復綠,路是‘功臣’。”劉環宇說,沙地面積大、流動性強且距離村庄遠,沒有進出道路,很難抵達沙地深處。路開通了,機械、人員進來了,樹苗、稻草得以成捆地運來,從而讓綠意在沙地深處蔓延。
路修到哪裡,植樹種草就跟進到哪裡。烏白公路開通以來,沙地治理一步一個腳印。
人流、物流通過公路進入沙地深處,如今,烏白公路不僅是一條治沙路,更成為一條生態旅游產業路。
烏白公路連接304省道和305國道,串起沿線30萬畝稻田和多個特色小鎮,成為沙區牧民的致富路。
“長期以來,道路不暢,好米也難賣。”白音套海蘇木龍源精米加工廠負責人杜海軍承包稻田500畝,他告訴記者,“烏白公路開通后,運輸成本省下不少。”
白音套海蘇木的沙地水稻、海拉蘇鎮的特色奶食品、阿什罕蘇木的沙海景區……道路開通后,藏在沙地腹地的特產“飛”出沙地,景區吸引著外面的游客。翁牛特旗交通運輸局局長戰廷輝介紹,公路建成后,車流量翻了一番,貨運成本降低約30%,直接或間接帶動近8萬名沿線群眾增產增收。
去年5月,烏白公路北側,翁牛特旗第十六條穿沙公路其白線竣工通車。依托這條15公裡長的公路,當地繼續實施沙地綜合治理。至此,翁牛特旗治沙網格體系正式形成。
“目前,翁牛特旗已開通16條穿沙公路,總裡程達到400多公裡,累計完成沙地綜合治理500多萬畝。”戰廷輝說,截至目前,翁牛特旗沙地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顯著提升,生態環境有效改善。
開通一條穿沙公路,治理一片沙地,建設一條生態帶,造福一方百姓。
翁牛特旗有關負責人表示,在以路治沙的基礎上,翁牛特旗將把生態建設與富民工程緊密結合,科學利用沙地,發展光伏、風電和生態旅游,變沙為寶,實現從“沙進人退”到“綠進沙退”再到“以綠生金”的轉變。
《 人民日報 》( 2025年01月06日 14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