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生態

知天而作 綠色發展(生態論苑)

李紅梅
2025年02月03日05:56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綠色發展對氣象服務的需求不斷凸顯,氣象部門不斷提高科技創新水平,利用海量氣象數據,推出各類針對性的服務產品,開展精細化的保障服務

  

  在2025年全國春節文化和旅游消費月活動啟動儀式上,中國氣象局與文化和旅游部聯合推出10條全國冰雪旅游路線。此前,氣象部門發布了冰雪資源數據,研發了滑雪適宜度預報、滑雪指數、雨霧凇觀賞指數預報等多種生活氣象服務產品,覆蓋全國74個冰雪旅游景區,為人們賞雪、滑雪、體驗冰雪旅游提供參考和建議,助力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

  服務冰雪經濟是氣象部門助力綠色發展的重要內容。近年來,全球氣候變暖,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增多增強,給人們生產生活帶來影響。綠色發展,是我國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措施。綠電、綠色建筑、綠色工廠、新能源汽車……越來越多的“綠色”出現在我們的生產生活中。綠色發展對氣象服務的需求不斷凸顯,氣象部門不斷提高科技創新水平,利用海量氣象數據,推出各類針對性的服務產品,開展精細化的保障服務。

  氣象服務助力綠色發展的領域有很多:冰雪經濟依托冰雪資源發展各種業態,對天氣氣候極為敏感,哪裡適合滑雪、滑雪期有多長等因素都影響著冰雪經濟的發展。氣象部門依托氣象觀測資料,分析相關冰雪資源指標,提供專門的氣象預報預警服務以及滑雪氣象指數等,能夠有力保障相關旅游項目的開展。除了冰雪旅游,氣象部門還推出雲海、彩虹、霧凇、雪凇等氣象景觀預報服務產品,助力打造賞花、觀星、觀雲等氣象旅游新業態,讓公眾出游賞景從“碰運氣”變為“可預見”。此外,風能、太陽能是氣候資源,也是綠色新能源。新能源行業每天都需要了解未來幾天會出現多大的風、多強的太陽光能用來發電。根據需求,中國氣象局建立了專業化風能太陽能觀測網和風能太陽能資源動態監測業務,開展“一場一策”的風能太陽能預報。茶葉、水果、山珍、海味等特色產業是很多地方的綠色產業,其生產全程與天氣氣候緊密相關,氣象部門建立專門的氣象監測體系,開展全程智慧化、精細化服務……

  綠色發展是生態優先、節約集約、綠色低碳的發展方式,生態優先佔據首位。為保護良好的生態環境,在助力綠色產業發展的同時,氣象部門開展植被生態質量、藍藻水華、沙塵、森林草原火險等生態氣象監測預報服務﹔在青海三江源、甘肅祁連山、新疆天山、湖北丹江口等生態重點保護區和主要流域源頭、重要水庫,常年實施人工增雨(雪)作業,補充生態用水,維護生態屏障功能﹔建設大氣本底站,建立全球碳源匯監測評估核校系統評估氣候變化,為全球氣候治理提供科學支撐。

  氣象事業是科技型、基礎性、先導性社會公益事業。面向國家重大戰略,助力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是氣象事業的使命和職責。當前,我國綠色發展尚處於起步階段,降碳、減污、擴綠、增長需協同推進,實現綠色發展仍需久久為功、持續推進。氣象部門需進一步對接各行業綠色發展需求,加強氣候變化監測預報預警,提供更精准的預報預警產品、更精細的保障服務,讓每個行業都能知天而作、綠色發展,為全面建設美麗中國、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中國式現代化貢獻力量。

  《 人民日報 》( 2025年02月03日 07 版)

(責編:趙欣悅、曹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