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流二十七年后
西遼河干流實現全線過流
2025年04月11日05:48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本報北京4月10日電 (記者王浩、鄧劍洋)4月10日上午10時,西遼河干流水頭到達教來河口,順利與下游有水河道銜接,斷流27年之久的西遼河干流實現全線過流,母親河復蘇行動的一項重要標志性任務圓滿完成。
西遼河是遼河干流重要組成部分,自1998年汛后一直處於斷流狀態。水利部鬆遼水利委員會主任張延坤介紹,水利部門自2020年起,開展流域水資源統一調度,實施春夏季生態補水,西遼河干流有水河段逐年延長,調度成效顯著。特別是2024年接續實施春季、汛期調度,盡可能拓展河道浸潤范圍,改善河道過水條件,為2025年春季實現西遼河干流全線過流奠定了堅實基礎。
據悉,本次春季調度自3月4日正式啟動,水利部門緊抓流域冰雪消融、農業灌溉期尚未到來、河道凍土未化水量損耗小等窗口期,聯合調度大石門、東台子、德日蘇寶冷、紅山等水庫與重要攔河樞紐,以水庫蓄水為調度主力,充分利用融冰水和河道槽蓄水,優化補充外調水和再生水,嚴格執行“全線閉口、集中下泄”措施,補水水頭歷經38天與下游既有水體匯合,順利實現西遼河干流全線過流目標。
春季調度啟動以來,鬆遼水利委員會應用“無人機+衛星遙感+人工巡查”模式,對工程運行、口門啟閉、水頭演進以及河道過流等開展不間斷巡查。此外,鬆遼水利委員會還開展西遼河干支流河道地形測量,接入水文、地下水、取用水等監測數據,建成西遼河流域專題一張圖﹔建設西遼河流域重點河段二維水動力學模型,對河道過流能力、治理路線比對、水流演進等關鍵環節開展模擬﹔利用數字孿生西遼河平台,實時掌握重點水庫及主要斷面水情變化,精打細算用好每一立方米水資源。
《 人民日報 》( 2025年04月11日 13 版)
(責編:胡永秋、楊光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推薦閱讀
打開客戶端體驗更多服務
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