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實驗室走向菜籃子
板藍根青菜 今春“紅”起來

提起板藍根,很多人對它的印象就是感冒藥。近日,市場上出現一款由板藍根與油菜“結合”而成的板藍根青菜,成為備受消費者喜愛的春菜“爆款”。
“板藍根青菜在今年1月上市,3月以來銷售額環比增長了34%,現在是葉菜品類的‘銷量冠軍’。”湖北武漢市盒馬鮮生岳家嘴店店長王丹說。
板藍根青菜的熱銷,讓許多從業者意想不到。對研發團隊來說,它的誕生也是一場“意外”。
“最初是為了消除油菜中的菌核病,想把菘藍(別名板藍根)的抗病成分導入油菜中。”在華中農業大學國家油菜工程技術中心的板藍根青菜基地,研發團隊成員葛賢宏向記者介紹,2004年前后,華中農業大學李再雲教授就指導研究生通過授粉的方式,將油菜與板藍根進行雜交。
通過持續實驗,2021年,團隊研發出如今這款板藍根青菜——“菘油1號”,團隊研究項目通過了湖北省科技廳驗收,研究成果獲得國家專利局認証。
為了給板藍根青菜尋找合適的生長環境,讓它們從實驗室走向百姓餐桌,實現批量生產,團隊與合作企業赴全國多地進行試種。“最北到了甘肅酒泉,最南到了廣東韶關,海拔可達2000米左右。”葛賢宏說,后來團隊將“菘油1號”板藍根青菜的知識產權獨家轉讓給湖北鄉香茄生態農業有限公司,進行推廣。
“公司和我們簽訂了種植協議,提供種子,還教種植技術,而且幫忙銷售。”在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建始縣長梁鎮,板藍根青菜種植基地負責人邱小軍說,他去年種植了100多畝板藍根青菜,每畝純收入2000元左右。
經過幾年迭代,板藍根青菜逐漸改良,獲得消費者青睞。“如今,公司在雲南、甘肅、湖北等地推廣種植了5000多畝板藍根青菜,每季能採摘3至6茬,平均畝產1000至2000公斤。”湖北鄉香茄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說。
與普通油菜類蔬菜相比,板藍根青菜口感更好,烹飪后色澤更翠綠。很多消費者選擇板藍根青菜,是看中它的營養價值。葛賢宏介紹,板藍根青菜本質上仍是蔬菜,不能當藥用。
“下一步,我們將研制快速生長型的板藍根青菜,農民每次採摘后就可以把地翻掉,再播種新的種苗,實現快採快種快長和機械化生產。”葛賢宏說。
《 人民日報 》( 2025年04月11日 13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