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预计今年将出现大流量封河 本报北京11月10日电 (记者王浩)记者从水利部获悉:当前黄河上游干流流量较常年同期偏大1倍,考虑到上游干流水库蓄水偏多等情况,预计今年将出现大流量封河,首凌日期和首封日期晚于常年;东北嫩江上游干流、松花江下游部分支流等江河已出现岸冰、流冰花等冰情,预计嫩江、松花江等将于11月底前全部封江,封江日期接近常年。 水利部加强凌情分析和预测预报,进一步细化完善骨干水利工程防凌调度方案,为平稳封河创造有利条件;督促沿河沿江各地认真落实防凌责任,完善防凌预案,加强应急值守和工程巡查,强化凌汛期涉河建设项目管理,确保行凌畅通。
中国第三十七次南极考察队出征 10日,“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驶离码头。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供图(新华社发) 本报北京11月10日电 (记者刘诗瑶)记者从自然资源部获悉:10日,由自然资源部组织的中国第三十七次南极考察队搭乘“雪龙2”船从上海出发,执行南极考察任务。
中国第37次科学考察队乘“雪龙2”号出征南极 人民网北京11月10日电(记者 余璐)记者从自然资源部获悉,2020年11月10日,由自然资源部组织的中国第37次南极考察队搭乘“雪龙2”船从上海出发,执行南极考察任务。 据了解,第37次南极考察将围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等问题,开展水文气象、生态环境等科学调查工作,并执行南大洋微塑料、海漂垃圾等新型污染物业务化监测任务。
绘就生态宜居美丽画卷 18条整洁美观的河道环绕村庄,村民的房前屋后都种草养花;小公园、休闲长廊、文化礼堂、慈孝雕像点缀其间……深秋时节,走进浙江慈溪周巷镇万安庄村,一幅江南水乡生态宜居画卷映入眼帘。 “村里不光环境变好了,生活也一点不比城里差,超市菜场样样有,看电影逛街也很方便。
我国将加强PM2.5和臭氧协同控制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11月3日发布。《建议》提出:“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加强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
贺克斌院士:治霾与减碳的目标须协同实现 国家主席习近平9月22日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重要讲话时表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这个重大宣示,对未来我国碳和霾的治理路径会有重大的影响,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能源结构的调整会有重大的影响。
闽江河口湿地公园景色迷人 闽江河口国家湿地公园位于福建省福州市长乐东北部闽江入海口,以河口浅滩为主,为闽江流域多年沉积形成的大片潮间沙滩和泥滩。这里是候鸟迁徙重要越冬地、水鸟集中分布区和众多珍稀濒危鸟种的栖息地,公园内动植物种类繁多,每年有数以万计的候鸟来此栖息越冬。
绘就生态宜居美丽画卷 18条整洁美观的河道环绕村庄,村民的房前屋后都种草养花;小公园、休闲长廊、文化礼堂、慈孝雕像点缀其间……深秋时节,走进浙江慈溪周巷镇万安庄村,一幅江南水乡生态宜居画卷映入眼帘。 “村里不光环境变好了,生活也一点不比城里差,超市菜场样样有,看电影逛街也很方便。
夏季臭氧污染防治成效显著 本报北京11月4日电 (记者孙秀艳)记者从中国环境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的环境茶座上获悉:生态环境部组织的臭氧污染防治监督帮扶攻坚行动成效显著,夏季监督帮扶涉及的82个城市优良天数同比增加共计567天,平均每个城市增加6.9天。 今年夏天,生态环境部印发《2020年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攻坚方案》,促进臭氧形成的前体物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量明显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