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首页人民网首页|网站地图
  • 苏伟:落实承诺是华沙气候大会的核心苏伟:落实承诺是华沙气候大会的核心
  • 首日议程结束 三大核心议题明朗首日议程结束 三大核心议题明朗
  •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2013年度报告中国应对气候变化2013年度报告
  • 华沙大会:聚焦温室气体减排华沙大会:聚焦温室气体减排

视频报道

相关专题

华沙气候谈判:退场潮接连上演

  •    从被要求反复修改谈判文本,到发达国家拒绝让损失损害成为一个单独议题,发展中国家的愤怒在20日凌晨爆发。代表百余个发展中国家的“77国集团+中国”集团的谈判代表们集体离开会场以示抗议……【详细】

华沙气候大会最后"冲刺"

  •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解振华在华沙会议德班平台高级别对话上的引导发言中呼吁各方“加强行动”,通过所有各方进一步的行动,来加强公约的全面、有效和持续实施。【详细】

最新动态

分析评论

中国立场

华沙世界气候大会

  • 时间:11月11日--22日; 
    地点:波兰华沙; 
    主要议题:1、落实。落实从2007年开始巴厘路线图所确立的各项谈判任务、各国已经达成的共识以及各国作出的承诺;2、开启。开启德班谈判,也就是要确定从2020年到2030年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行动、政策、措施。

相关背景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最终目标是将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稳定在不对气候系统造成危害的水平。【详细】
《京都议定书》
    《京都议定书》规定,到2010年,所有发达国家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要比1990年减少5.2%。【详细】
”巴厘路线图”
    “巴厘路线图”的核心是促进公约和议定书的全面、有效和持续实施。15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通过了路线图,启动了为期两年的新一轮气候变化国际谈判。【详细】

昵称:

  

会议聚焦

    1、参加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的发达国家应尽快批准关于第二承诺期的修正案,并按照多哈会议决定于2014年提高减排指标力度。不参加议定书第二承诺期、退出或未批准议定书的发达国家也应按照可比性的要求,与参加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的发达国家同步、同等提高2020年前减排力度。发展中国家将在发达国家落实资金、技术、能力建设支持的前提下,落实已经提出的减缓行动目标。
    2、资金问题。资金问题应成为华沙会议的重中之重,得到妥善解决。发达国家应确保2013-2015年出资规模不少于快速启动资金,提出实现2020年出资1000亿美元目标的清晰路线图,并尽快向绿色气候基金注资,确保发展中国家得到切实的资金支持。

中国在行动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3年度报告》,《报告》共分九个部分,包括应对气候变化面临的形势、完善顶层设计和体制机制、减缓气候变化、适应气候变化、开展低碳发展试点示范、加强基础能力建设、全社会广泛参与、建设性参加国际谈判、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等。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3年度报告》,《报告》共分九个部分,包括应对气候变化面临的形势、完善顶层设计和体制机制、减缓气候变化、适应气候变化、开展低碳发展试点示范、加强基础能力建设、全社会广泛参与、建设性参加国际谈判、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等。

今年年底在北京、上海、广东的碳市场也有望开始启动实际交易。中国的碳市场正在试点,今年6月18日,深圳市的碳交易市场已经上市了,一开始上线是一吨碳将近30元。经过这几个月,现在一吨碳平均稳定在80元左右,整个交易量不是很大,现在交易量达到了12万吨。因为启动实际交易的试点只有一个市。

今年年底在北京、上海、广东的碳市场也有望开始启动实际交易。中国的碳市场正在试点,今年6月18日,深圳市的碳交易市场已经上市了,一开始上线是一吨碳将近30元。经过这几个月,现在一吨碳平均稳定在80元左右,整个交易量不是很大,现在交易量达到了12万吨。因为启动实际交易的试点只有一个市。

全球清洁发展机制项目产生的减排量中,中国占了50%以上。利用市场的办法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在公约和京都议定书里已有了一些机制,比如CDM机制,即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搞清洁发展机制。主要目的是通过市场的办法,用比较低的成本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全球清洁发展机制项目产生的减排量中,中国占了50%以上。利用市场的办法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在公约和京都议定书里已有了一些机制,比如CDM机制,即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搞清洁发展机制。主要目的是通过市场的办法,用比较低的成本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国务院9月发布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出奋斗目标,经过五年努力,全国空气质量总体改善,重污染天气较大幅度减少;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空气质量明显好转。力争再用五年或更长时间,逐步消除重污染天气,全国空气质量明显改善。

国务院9月发布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出奋斗目标,经过五年努力,全国空气质量总体改善,重污染天气较大幅度减少;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空气质量明显好转。力争再用五年或更长时间,逐步消除重污染天气,全国空气质量明显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