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港 吞吐忙 近日,广州南沙港自动化码头停泊着多艘超大型集装箱船,桥吊作业一派繁忙。2020年1月至11月,南沙港货物吞吐量累计完成3.15亿吨,同比增幅3.09%,集装箱吞吐量累计完成1564.58万标箱,同比增幅达到2.42%。
南非太阳能产业稳步发展 世界自然基金会近日发布报告称,南非成为非洲大陆第一个实现太阳能发电超过1吉瓦的国家,这表明南非政府近年来积极推进的能源结构改革取得成效。 报告认为,政策推动是南非太阳能产业迅速发展的重要动力。
如皋建设水上绿色综合服务区 “自从有了服务区,我们买东西、办事方便了,污水有地方排了,垃圾不用跑岸上倒了,船一停就能接上国网的岸电,真正做到‘零排放’,这可是之前不敢想的事!”船主顾震在江苏南通如皋港感叹道。 他口中的“服务区”,即富港建设集团、国网如皋市供电公司和国网南通综合能源公司共同建设的如皋水上绿色综合服务区。
坚持绿色发展 助力产业兴农 本报巴中12月29日电 (王娇、王琪)生态环境部不久前公布第四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四川省巴中市平昌县榜上有名。随着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推进,巴中市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的新路子。
“十三五”时期 我国初步形成以市场手段推动生态环境保护的动力机制 人民网北京12月29日电 (记者余璐)29日上午,生态环境部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综合司司长徐必久在会上表示,“十三五”期间,我国环境经济政策注重经济手段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创新与应用,初步形成以市场手段推动生态环境保护的动力机制。 徐必久谈到,环保工作,依靠法治手段很重要,必要的行政手段很重要,但是经济手段也非常关键。
“十三五”期间 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圆满完成 人民网北京12月29日电 (记者余璐)29日上午,生态环境部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综合司司长徐必久在会上表示,“十三五”期间,经过各地区各部门共同努力、不懈奋斗,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任务圆满完成,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人民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显著增强,9项约束性指标超额完成,我国对外承诺的碳排放强度2020年目标提前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生态环境目标如期高质量实现。
《生态保护红线监管指标体系(试行)》发布 人民网北京12月29日电 (记者余璐)29日上午,生态环境部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通报,为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指导和规范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工作,生态环境部制定印发《生态保护红线监管指标体系(试行)》,并同步发布7项生态保护红线标准。
“绿色环保的风电场是我们的骄傲” 大西洋西岸,一望无际的潘帕斯草原上,29台高达110米的智能风电机组巍然屹立,白色风机缓缓转动。由中企投资建设的阿根廷米拉玛尔风电场日前已顺利实现并网送电,正式进入商业运营。
农业节水,增产增效不增水(田间追踪高质量·节约型农业)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一方面粮食连年丰收,另一方面水资源约束趋紧,如何加快推进高效节水农业? 近日,记者在河北、陕西、甘肃调查发现,各地推广节水灌溉技术、优化种植结构、创新水资源管理制度,走出了一条水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