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经济带船舶和港口污染突出问题整治显成效 人民网北京1月20日电 (王紫)20日,据交通运输部发布消息,经过持续不断的努力,长江经济带船舶和港口污染突出问题整治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2020年年底,完成了船舶生活污水收集或处理装置改造任务,改造船舶31323艘,全面完成了100总吨以上船舶改造任务。
山林场馆 生态冬奥
北京2022年冬奥会延庆赛区作为高山滑雪和雪车雪橇比赛项目举办地,秉持“山林场馆、生态冬奥”的设计理念,赛区内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国家雪车雪橇中心两大竞赛场馆魅力初现,将成为中国山水文化与冬奥文化结合的载体。图为1月19日无人机拍摄的国家雪车雪橇中心。
我国综合气象观测能力达世界先进水平 本报北京1月19日电 (记者刘毅)记者从2021年全国气象局长会议获悉:5年来,经过不懈努力、共同奋斗,我国气象事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十三五”气象发展目标任务圆满完成。“十三五”期间,我国实现重大灾害性天气测得出、报得准,建成多部门共享共用的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充分发挥了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
发布绿色建筑标识管理办法 本报北京1月19日电 (记者赵展慧)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绿色建筑标识管理办法,明确绿色建筑标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统一式样,并对绿色建筑标识的申报和审查程序、标识管理等做了相应规定。管理办法自2021年6月1日起施行。
绿色发展 描绘美丽中国新画卷
天更蓝了、山更绿了、江河更清了。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回眸2020年,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绿色铺就高质量发展的底色,一幅山青水绿、江山如画的画卷,在神州大地徐徐展开。
绿色、创新、智能 雄安新区设立以来,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努力建设绿色低碳新区和创新驱动发展新区。如今,在雄安新区的大地上,300多个工地塔吊林立,10多万名建设者昼夜奋战,一座承载着“千年大计、国家大事”的现代化新城正在悄然崛起。
推动环境协同治理 共同建设绿色美丽长江三角洲 人民网北京1月15日电 (记者余璐)近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了《长江三角洲区域生态环境共同保护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由生态环境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科学院编制的《规划》,旨在聚焦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共同面临的系统性、区域性、跨界性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加强生态空间共保,推动环境协同治理,夯实长三角地区绿色发展基础,共同建设绿色美丽长三角,着力打造美丽中国建设的先行示范区。
解读林长制:什么是林长? 人民网北京1月15日电 (丁亦鑫)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意见》,提出确保到2022年6月全面建立林长制。这意味着我国所有的森林和草原都将拥有专属守护者。
水利部、财政部启动对461处中型灌区实施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 人民网北京1月4日电 (记者余璐)近日,水利部办公厅和财政部办公厅联合印发《全国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实施方案(2021—2022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就今后两年全国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作作出安排部署。 《实施方案》明确未来两年将对461处中型灌区实施改造,涉及农田有效灌溉面积2144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