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方联手培育“碳排放管理师” 厚植人才沃土夯实“双碳”根基 近日,为积极响应“技能中国行动”实施方案,提升碳排放管理从业人员的核心素养,由中国科学院人才交流开发中心、中科院建筑设计研究院主办,北京中科国鉴人才测评技术有限公司承办的碳排放管理师专业技能人才培育项目正式启动。 为培育合格的碳排放管理专业技术人才,助力我国“双碳目标”早日达成,中科院人才中心、中科院设计院和中科国鉴三方将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系统观念,以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引领,以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为关键,持续稳定地为低碳领域输送“新鲜血液”,为用人单位培育高技能实用型专业人才。
甘沪志愿者携手治沙英雄:为“沙漠边的孩子”再植一片林
近日,“沙漠边的孩子”公益植树活动,再度走进甘肃古浪腾格里沙漠。 “绿动未来”供图 “自2015年至今,已有860余名志愿者参与植树,在内蒙古、甘肃等地,累计种下51000余棵梭梭树,落成多片“绿动未来爱心林”,让51万平方米荒漠重现葱茏。
第四批国家水情教育基地名单公布 人民网北京2月2日电 (记者余璐)记者从水利部获悉,近日,水利部、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办公厅联合印发通知,公布广西桂林市灵渠等29家单位为第四批国家水情教育基地。至此,国家水情教育基地已经达到63家,目前已覆盖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鄂北水资源配置一期工程实现全线通水
1月30日,水流从隧洞流向明渠。水利部供图 人民网北京2月2日电 (记者余璐)记者从水利部获悉,1月22日至30日,鄂北水资源配置一期工程(简称“鄂北一期工程”)顺利实现首次全线试通水,标志着一期工程实现全线通水,工程沿线地区即将全面受益。
何建坤:碳中和目标将引发未来经济发展模式的根本性变革 2020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作为当前经济工作重点任务之一。这其中释放了什么信号?如何在有限时间内推进碳达峰目标和碳中和愿景有效落地?中国经济将会如何变化? 对此,中国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何建坤在接受人民网专访时表示,新的气候目标的提出体现了与我国不断上升的综合国力相一致的责任担当,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同时,为保护地球共同家园做出中国的贡献。
黄河神仙湾 看白鹭翩翩 黄河神仙湾的白鹭翩翩黄河神仙湾休闲农业旅游度假区供图小时候,从诗圣杜甫“一行白鹭上青天”的诗句中,对白鹭有了认知;长大后,在黄河神仙湾,才观赏到“万只白鹭舞翩翩”。黄河神仙湾,位于河南洛阳新安县石井镇东北隅,黄河之滨、万山湖畔、黛眉山麓。
生态环境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重点问题整改完成率达92% 人民网北京1月29日电 (记者余璐)28日,记者从生态环境部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2020年,生态环境部联合有关部门和单位开展了“绿盾2020”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工作,累计派出8批共136人次,对全国29个省(区、市)的196个自然保护地4398个“绿盾”台账问题整改进展情况开展实地核实。截至2020年底,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5503个重点问题点位,已整改完成5038个,整改完成率92%。
加大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 推动生物多样性领域共建共治共享体系建设 人民网北京1月29日电 (记者余璐)“一年以来,我国不断健全生物多样性相关政策法规体系,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实施生物多样性工程,持续开展生态保护修复,加大生物多样性保护监督和执法力度等措施,着力提高生物多样性管理水平,取得了积极进展和明显成效。”在28日生态环境部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司长崔书红如是说。
生态环境部发布新版《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人民网北京1月28日电 (记者余璐)28上午,记者在生态环境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生态环境部已发布新版《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新版报告表自2021年4月1日起正式实施。 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表示,为落实新形势下生态环境领域“放管服”要求,优化营商环境,深化建设项目环评改革,服务中小企业,生态环境部印发《关于印发〈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内容、格式及编制技术指南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