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叶为何天冷才变红?(把自然讲给你听)
近日拍摄的山东聊城凤凰苑植物园。
许金松摄(影像中国)
当日最低气温小于或等于2摄氏度的天数达到3天及以上,我国大部分红叶树种的叶子就会开始变红;昼夜温差大于10摄氏度也有利于红叶“上妆”
眼下,多地出现漫山红叶的美景,令人赏心悦目。
香港金管局携手多边组织加强亚洲气候投资 本报香港11月12日电 (记者陈然)香港金融管理局11日宣布,与亚洲开发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国际金融公司建立策略性伙伴合作关系,代表着各方在加强亚洲可持续金融战略合作方面迈出重要一步。 金管局当日在亚洲气候投资研讨会上作此宣布。
立冬后为何仍有台风 最近,台风接二连三生成并靠近我国,给华南沿海地区带来风雨影响。11月12日凌晨,今年第25号台风“天兔”生成,至此,西北太平洋活跃的台风数达到3个,未来这3个台风都将会向我国靠近。
土壤污染源头防控行动计划发布 本报北京11月12日电 (记者寇江泽)为从源头上减少土壤污染和受污染土壤的环境影响,全面管控土壤污染风险,促进土壤健康和永续利用,生态环境部等7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土壤污染源头防控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 《行动计划》总体目标是到2027年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取得明显成效,同时针对工矿企业和已污染土壤设定3项指标,具体是指: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隐患排查整改合格率达到90%以上,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4%以上,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
三江源地区发现新物种玉树管鼻蝠 本报西宁11月12日电 (记者乔栋)记者日前获悉:科研团队在地处长江源头的青海省玉树市发现一蝙蝠科管鼻蝠属新物种,并根据发现地命名为玉树管鼻蝠。 管鼻蝠是一类树栖型蝙蝠,是蝙蝠科中第二大的类群,主要分布于亚洲和大洋洲温暖和湿润的森林地区。
以实际行动保护全球生物多样性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六次缔约方大会(COP16)近日在哥伦比亚城市卡利举行。 分析人士认为,当前全球生物多样性受到气候变化、物种入侵、过度开发等多重因素影响,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和利益攸关方亟需形成合力,推动“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昆蒙框架”)目标达成。
应对气候变化,中国在行动(美丽中国)
核心阅读
日前,生态环境部发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24年度报告》,总结了2023年以来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新进展和新成效。近年来,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取得积极进展,在推进全球气候治理进程中作出贡献。
开发生物资源,办法可以更多元(说道) 更加多元地开发生物资源,不仅有助于充分挖掘生物资源的经济价值,还能形成更加强大的合力来保护生物资源 “鲜美、可食”“味苦、有毒”……一说起动植物,人们往往会想到食物。对于已经被驯化的稻麦、鸡鸭鹅、青草鲢鳙来说,这样想或许没什么大问题,但对于无法实现人工种植养殖的物种,从吃的角度利用生物资源不仅片面,而且难以持续。
中国太保谱写金融保险服务新篇章
作为进博会核心支持企业和指定保险服务商,从2018年首届进博会至今,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太保”)连续7年服务进博会。
从首届的350亿元财产保险保障,到第七届的逾1.27万亿元的“产、寿、健”一站式综合保险保障方案,中国太保凝聚全集团之力,不断扩展保障范围、创新产品服务、搭建共享平台……连续7年为进博会提供一站式金融保险服务,助力放大进博会溢出效应,持续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