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非常规水源利用量占全国供水总量2.9% 本报北京9月5日电 (记者王浩)据最新发布的《中国水资源公报》显示:2022年全国再生水、集蓄雨水、海水淡化水、矿坑(井)水、微咸水等非常规水源利用量进一步增加,达到175.8亿立方米,较2021年提高37.5亿立方米,非常规水源利用量已占全国供水总量的2.9%。近年来,水利部持续加大非常规水源利用力度,将省级行政区非常规水源最低利用量纳入“十四五”用水总量和强度双控目标进行考核,着力扩大非常规水源利用领域和规模,在29个省份的78个城市开展典型地区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
让盐碱地上开出油菜花(美丽中国·关注盐碱地治理⑧) 核心阅读 年过八旬、与油菜打交道60多年,“油菜院士”傅廷栋带领团队育成80多个油菜品种,为油菜耐盐碱种植推广奠定品种基础,为不同地区提供盐碱地修复和改良方法。如今,他仍不停歇,带领团队为盐碱地治理贡献力量。
我国红树林面积增至43.8万亩 本报北京9月4日电 (记者寇江泽)记者日前从生态环境部获悉:根据2022年度最新调查数据,我国红树林面积增长至43.8万亩,较本世纪初增加了约10.8万亩,是世界上少数几个红树林面积净增加的国家之一。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海陆交错区生产能力最高的海洋生态系统之一,在净化水质、防风消浪、维持生物多样性、固碳储碳等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吐鲁番做活了“水”文章 【沿着河湖看新疆】 ◎本报记者 朱 彤 吐鲁番是中国最干旱的地区,在这里,水显得弥足珍贵。 日前,科技日报记者随“四季看新疆”之“沿着河湖看新疆”主题采访活动来到素有“火炉”之称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
旅游“跨界”融合促绿色发展 新华社呼和浩特9月3日电(记者贺书琛)9月,大兴安岭林区凉意渐浓,满目苍翠的小城阿尔山市却热度正盛。9月2日至3日,由文化和旅游部、新华通讯社、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3中国(阿尔山)旅游大会在兴安盟阿尔山市举办,全国各地文化和旅游业界代表齐聚这座以旅游闻名的小城,共话旅游“跨界”融合促绿色发展。
绿水青山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山清水秀
浙江省安吉县中张村,眼前山清水秀,耳畔鸟语虫鸣。
南非终身建筑成就奖获得者 皮特·里奇摄
“第一次来到安吉,我就被这里连绵起伏的山川、漫山遍野的竹林、波光粼粼的水面等美丽景色吸引。
首批生态文学推荐书目发布 《树梢上的中国》等10部作品入选 人民网北京8月30日电 (欧阳易佳)据生态环境部消息,2023年中国生态文学论坛今日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举办,论坛发布了“首批生态文学推荐书目”,《树梢上的中国》《河湾》《山南水北》《福道》等10部作品入选。 与会嘉宾们表示,将把握时代主题,勇担历史使命,讲好中国生态环保故事,推出无愧于时代的生态文学精品,为美丽中国建设书写锦绣华章。
2022年全国非常规水源利用量快速提升 人民网北京8月29日电 (欧阳易佳)据水利部消息,全国非常规水源利用量快速提升。2022年非常规水源利用量较2012年的44.6亿立方米提高了2.9倍,较2020年的128.1亿立方米提高了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