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从根本上解决雾霾问题,必须加强科学研究,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治理大气污染,实现科学治霾。”记者从河北省政协日前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河北省政协1号提案着眼于科学治霾,引导河北省大气污染防治走到科学发展的轨道上来。
据介绍,2014年河北省政协1号提案,将由河北省政协主席付志方和有关副主席督办,这已经是河北省政协1号提案连续3年与环境治理有关。
整合科研力量
河北省大气环境越来越呈现“复合型”污染特征,整体上面临严峻的形势,2013年雾霾天气的频发,公众对空气质量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改善环境质量成为人们共同的心愿和目标。
在今年的河北省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上,面对严重雾霾天气,许多省政协委员和党派团体都指出,河北省在大气污染治理方面缺乏科学有效的技术支持,希望河北省政协在前两年督办的基础上,继续关注科学治霾,促进省内外科研力量整合,开展技术攻关和路径选择,增强防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河北省政协主席会议研究决定,将郭斌委员以省民盟界别提交的《科学治霾,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作为2014年1号提案。通过1号提案的办理,充分发挥科技在大气污染治理中的支撑作用,引导大气污染防治走上科学发展的轨道。
2014年河北省政协1号提案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分析了目前河北省大气污染治理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指出河北省在大气污染防治中科学研究不足,对雾霾成因、机理、二次污染物的转化、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处置措施等还缺乏深入研究,缺乏有效的大气污染治理技术支持,河北省经济发展、能源结构、产业结构等与大气污染治理之间存在深刻的矛盾。
提案第二部分对改善河北省大气环境质量提出建议,指出为从根本上解决大气污染防治问题,应加强科学研究,在成因机理、污染源解析、污染物二次转化、治理路径、有效措施等方面下功夫,明确大气污染治理目标,做到有的放矢。
据介绍,1号提案的主办单位为河北省环保厅、省科技厅,会办单位为河北省发改委、省教育厅、省工信厅、省财政厅、省国土厅、省住建厅、省国资委、省林业厅、省金融办、省科协、省气象局、省电力公司,共计14个承办单位。
科学治霾成重头戏
治理雾霾问题作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越来越受到公众的重视。自2012年以来,河北省围绕环境空气治理,深入开展了拆除分散燃煤锅炉、推进煤改气工程实施、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加强扬尘污染综合治理、实现大气污染自动监测全覆盖、治理机动车排气污染、强力推进脱硫脱硝
除尘治理工程等一系列大气环境综合整治行动。
据悉,2012年,河北省政协将《关于改善和提高省会大气环境质量的建议》列为当年1号提案;2013年的1号提案由10件提案组成,题为《推进节能减排,改善生态环境》,内容包括产业调整、节能减排等51个方面的建议。
据河北省政协秘书长郭大建介绍,河北省政协1号提案从2012年的广泛发动,到2013年的突出重点、攻坚克难,通过连续两年的督办,取得了良好的办理成效,受到了社会各界和广大河北省政协委员的一致好评。面对严重雾霾天气,要从根本上解决雾霾问题,必须加强科学研究,用科学的办法和手段治理大气污染,实现科学治霾。
为使督办活动有的放矢,河北省政协将围绕完善办理方案、推动建立河北省大气污染防治专家组、成立河北省大气雾霾研究中心、加快实施河北省大气污染防治科技工程、利用市场手段倒逼过剩产能退出、探索推进第三方治理等内容,组织有关省政协常委和委员、有关党派团体和界别,通过民主协商汇聚各方智慧。同时,组织河北省政协委员中的专家学者围绕科学治霾,视察有关科研院所、科技型企业、重点污染行业,制定科学治理方案。
郭大建表示,希望通过督办2014年1号提案,提高全社会对大气污染防治的科学认识,将大气污染防治引入到科学发展轨道上来,确保河北省政府制定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年度任务目标如期实现。
建设重点实验室
为确保“1号提案”督办工作高效开展,河北省政协对督办工作提出明确要求,提出了“四个强化”:一是强化提案者全程参与督办;二是强化督办指导工作;三是强化省政协、提案者和各承办单位的协调工作;四是强化舆论宣传工作,共同推进科学治霾。
与此同时,在新闻发布会上,郭大建还介绍了今年省政协1号提案的部分建议。建议主要包括加强河北气象与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建设,开展雾霾的形成机理、区域大气环流与污染物扩散输送规律、大气环境中二次污染物形成机理及转化等科学性、基础性研究,从根本上解析河北大气复合污染的特征及成因。
加强河北与北京、天津等周边区域在重污染天气下对排放总量控制、煤炭消费总量控制、联合执法监管等应急响应措施,在重大项目环评会商、环境信息共享、PM2.5污染成因分析和治理技术等方面的全面合作,共同做好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实现区域联防联控。
建立河北全覆盖的大气污染监测网和预警应急体系,实现信息共享利用的智能化生态环境执法监控平台,确保预警信息的畅通。根据不同预警等级完善响应措施,进一步完善相应措施的监督方案,最大限度减少雾霾对公众健康的危害,完善排放源动态管理,为预警应急体系提供重要保障。
逐步完善和推广智能交通技术,减少交通负荷和交通污染,抓好新能源汽车整车、电机、电池、电控等关键零部件以及充电系统等方面的研发与创新,加快实施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程,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记者周迎久
(来源:中国环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