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生态>>专题>>相关报道

生态青海:尖扎,让绿色向深山迈进

2018年08月23日18:29 | 来源:青海日报
小字号

生态观察

2017年,省州下达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国土绿化目标任务666.7公顷,完成2846.6公顷,仅此一年就完成了过去五年的规划目标任务。

2018年,省州下达尖扎县国土绿化目标任务1333公顷,已完成2393公顷。

这不是一组简单的数据,而是在山大沟深、干旱少雨的自然条件下,尖扎全县上下万众一心,荒山植绿的大担当、大作为。

尖扎县地处黄河上游,属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年降雨量只有350毫米,是我省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前些年,该县荒山造林从未间断,但因气候干旱,投入不足,成活保存率极低,由此陷入“种树不见绿,造林不见林”的怪圈。

现如今,站在昂拉山顶向下俯瞰,漫山遍野绿树葱葱,在蓝天白云衬映下,铺天盖地的绿色带给我们强烈的视觉震撼。环顾四周,满山满坡的油松、山杏、青海云杉,行道旁的青杨、榆叶梅,让昔日的荒山披上了绿装。县林业局局长达于云为我们详细介绍了近5年来的国土绿化情况,他对满岗、仁才、南山、洋江、坎加、贾加六个片区播绿多少亩、种了什么树如数家珍。

一路走走停停,一道道旑旎清秀的乡村风光美不胜收。在昂拉乡洋江片区,我们眼中的“山水林田湖草”清灵俊秀;在能科乡德欠村,远处错落的梯田,一畦畦金黄色的油菜花与绿色的麦苗层次分明;再往前走,漫山遍野的馒头花、马莲花开得绚丽烂漫,德欠草原平坦辽阔,绿草如茵。

能科乡党委书记多杰多旦告诉我们,“5年前,山上还是缺林少树,光秃秃的,这几年县上大规模绿化,让荒山披绿,水秀山请,风景宜人了,来玩的游客也多了起来,让我们不得不考虑发展乡村旅游这件事儿了”。

不信尖扎绿不植,以壮士断腕的决绝,下定决心要让尖扎绿起来!为此,尖扎县委、县政府一班人革新理念,提出以绿色发展为引领,以绿色造特色,以环境造优势,稳步推进黄河沿岸国土绿化工作。

为了使国土绿化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总林长,负责造林绿化六个片区,县级领导为各造林片区的林长,包片包干包成活,把任务落实到各乡镇、各单位、各部门,层层领任务,级级落责任,做到每个片区有人管、有人抓、有人植、有人浇。

面对经费、道路、灌溉这些棘手的问题,县政府大胆决定,整合水利、交通、林业等项目资金2.87亿元,县政府筹措9000万元,解决了资金不足的问题。投资1200万元建成绿化项目道路120公里;投资9432.35万元,建设引水口8处、提灌站2处、蓄水池49口,安装400KV变压器2台,铺设灌溉供水主干管道338.17公里,供水分支管道76公里。

人心齐、泰山移,仅仅两年,全县共有3万多人次投身到国土绿化中,参与人数之多,声势之浩大,前所未有,部分群众甚至投身义务植树的洪流中,形成了人人出力、人人作为的新气象。

在绿化工作中,随时随地破解遇到的难题,也打开了领导们的工作思路。就在去年,2800公顷国土绿化的购苗成为难题,“能不能让贫困村参与绿化造林呢?”由此引发了“贫困村集体创办苗木合作社”的思路,11个贫困村的育苗专业合作社成立了,由县林业部门与苗木合作社签订供苗协议,做到苗木自产自用,既解决了贫困村产业选择难的问题,又有效增加贫困群众的收入,也为今后国土绿化提供了稳定的供苗渠道。

护苗育苗见成效,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优化树种结构”的原则,尖扎县林业部门大力推广油松、青海云杉、青杨等良种壮苗和乡土树种,苗木成活率高达90%以上。这两年,仅造林投资就达8640万元,每亩造林成本达到2000元,实现了高标准造林的目标,各片区还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开展技术指导,有效保证了造林的质量。

俗话说得好:“三分造林,七分管护”,栽树难,管护更难。时逢2017年旱情严重,县上及时启动抗旱保苗工作预案,投入资金187.5万元,组织千名干部群众应急保苗。此外,尖扎县政府还结合实际制定出台了《尖扎县造林绿化管护办法》,把造林绿化管护工作纳入各乡镇、各部门年度考核,实行“一月一检查、两月一评定、一季一考评”,为后期管护建立健全了长效机制。

就在今年夏天,以“农耕文化·生态休闲”为主题的乡村旅游在尖扎遍地开花,展现出惊人的魅力,涌现出德吉村、城上村、直岗拉卡村、德欠村、古什当村等一批知名度较高的乡村旅游基地,绿水青山正在加速转化为富民强县的金山银山。

尖扎县国土绿化,保护生态结出了丰硕成果,不仅是生态文明的成果,还有精神文明的成果。

干部群众的生态意识明显提高。爱绿、植绿、护绿已成为广大干部群众的行动自觉,成为爱家乡、爱家园的一种实实在在的表现;干群关系更为密切;各民族兄弟姐妹像石榴籽一样,共同维护尖扎的生态环境,在美化家乡的劳动中互助友爱,形成了民族团结一家亲的良好氛围。(姚斌白萍)

生态论坛

绿化为民环保利民生态护民

格尔木绿化,最让人感动的是全民的参与。“公安林”“校园林”这些林地内树立的石碑,是全民参与保护生态无声的赞歌,也是格尔木市紧紧依靠群众、动员群众最有力的见证。

但是再思考,格尔木市民愿意投身绿化、保护生态的原因,除自身环保思想的不断提高,更在于格尔木市在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中,从未忘记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此项工作中的民生福利。

绿化为民,经济作物种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该市以经济作物的广泛推广和种植为带动,不仅美化了乡村环境,更提升了村民的收入水平,真正让村民们享受到国土绿化的实惠。而在产品的精深加工之路上,他们也没有落在后面,逐步让绿色发展、持续发展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经济收入的增加,既是群众了解绿化是为了建造更加美好的家园、也是让生活更加幸福的最直观感受,也是让他们主动参与其中的动力之一。所以村民们愿意伸出双手,从村庄内的一草一木开始自己的绿化之路,也因为这样,这里乡村振兴之路有了更加坚实的群众基础。

环保利民,城镇绿化有序推进让市民享受更加“美丽”的生活。美丽的生活环境,才能让人明白“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真谛。格尔木市大力推进城镇绿化,让每一位行走在这里的市民都能够感受到环保带来的巨大民生福利,享受到环保可以给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这可以成为对环境保护工作及意义无声但却最有力的宣传,也将成为市民主动思考环保、参与环保的内生动力之一。只有如此,环保工作才能得到全民的理解支持,才能得到有序的推进。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格尔木市用环保工作将前半句完美诠释,格尔木人民又用行动将后半句变成现实。

生态护民,综合治理工作需统筹协调保护好群众生活的健康空间。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人民赖以生活的空间。格尔木市在保护生态的工作中,注重群众生存空间的改善、着力打造群众健康的饮用水环境等工作,得到了群众的赞誉和拥护。这样的群众基础,是格尔木市进行棚户区全面改造提升等环保工作的前提,也是保护生态工作最坚实的保障。

因为工作中坚持绿化为民、环保利民、生态护民,所以人民群众才能对此项工作有更加深入的理解、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这是格尔木市在生态保护工作中带给我们的最大启示。(贾泓)

生态故事

从“守望”到“遥望”

走进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唐古拉镇长江源村,具有民族特色房屋错落有致地排列在一起,房前屋后红柳和云杉将村庄装饰得生机勃勃。

对长江源的牧民们来说,从“山上”搬到“山下”,不只是跨越了420公里的距离,而是迈入了“新生活”。

2004年11月,为了保护孕育华夏生命希望的中华水塔,唐古拉山镇128户407名牧民群众因三江源生态保护的长远利益,搬迁至格尔木市南郊的移民定居点,形成今日的长江源村。通过实施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项目,长江源村33万公顷草场已实现全部禁牧。

老书记更尕南杰站在村里的广场中间,望着周围的绿树红墙,向远方眺望着说道:“牧民对草原的感情是很深厚的,对于保护生态的搬迁政策,我们牧民都特别支持,今年是可可西里申遗成功一周年,不仅可可西里的生态变得好了,就连我们的生活也越过越美了。”

如今,通过国家的帮扶保护,长江源村的村民们生态保护的意识越来越强,大到对可可西里三江源生态的保护,小到对生活中一株树和一棵草的呵护,生态宜居已经深深地扎进了每个牧民的生命当中。

沿着干净宽阔的马路,随处可见的绿地、绿植映入眼帘。谈起这14年间的变化,闹布桑周的感受最深。作为第一批响应号召搬迁到长江源村的牧民,他卖掉了自家常年放养的100头牛,放弃了世代以放牧为生的生活,来到了陌生的长江源村,开始了自己的“新生活”。

“草原和我们是有很深厚的感情,就和我们一样是有生命的,只要能保护好它,我们家搬到哪都是可以的。”闹布桑周说起可可西里申遗成功一周年的感受时,就像是在说自己家在远方的一位亲人一样。

牧民达娃卓玛一边清扫着自家门前的垃圾,一边哼着家乡的小曲。达娃卓玛笑着说道:“以前在山上的时候,漫山的牛羊吃着草,我们从没想过草会被吃完,只是习惯了那种生活,后来村里的老人,给我们说起要保护我们的草原的时候,我们才知道了这个的重要性。”

现在我们牧民的生活越过越火红,可可西里的草也越长越茂盛,我们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老党员洛桑开心地说道。

为留住最后的“生态净土”——可可西里,长江源村的245户牧民从“守望”变成了“遥望”。清澈的河水、湛蓝的天空、广阔的草原……恢复了宁静的可可西里的生态在一天天好转,昔日的三江源头变得越发美丽迷人。(王菲菲)

海拔3700米,绿染军营

八月的玉树,天蓝水碧风轻,处处生机勃勃。登上当代山眺望,玉树城区静谧和谐;武警玉树支队里一片绿植显得格外茂密、翠绿。

“真像南方的公园。”置身海拔3700多米的高原,每个初次走进武警玉树支队的人都会发出这样的感慨。

连日的降雨,使营区内外处处绿色茵茵,宛如走进了一座天然氧吧。文化墙、励志石、宣传灯箱等点缀其间,步移景换,亮点纷呈,趣味盎然。娇嫩的花草被阳光普照,露出纯真的“笑脸”,温暖着和谐的军营。

“在这样的环境里工作、学习,更能激发官兵以队为家、无私奉献、履职尽责的热情。”武警玉树支队主任赵晓川说。

赵晓川告诉记者,初来武警部队营区时,这里还到处残留着建材琐屑和开垦荒地后的狼藉。历届支队领导都非常重视部队的生态建设,在担负自身职责使命的同时,克服重重困难,带领官兵探索发展出了一条绿阴满园、丰富菜盘、保障给养的新路子。

“有些官兵刚来到高原对气候不适应,绿色能缓解压力,增添动力。”

“我们自己盖了大棚,种上了水果,蔬菜,为的就是让官兵们能吃到新鲜的蔬菜。每棵树都是我们官兵自己种植的,刚开始也会失败,养不活,费了很大的劲。这些励志石,形态各异,都是我们自己从河道一块一块拉来,修饰好的。有的花好活,有的花在高原不容易活,也是我们经过很多次实验才成功的。如今许多鸟都在我们营区安了家......”

武警玉树支队参谋长曾贤平,来玉树支队二十余年,说起营区的绿色,脸上满是开心。

来部队五年的士官何飞说:“置身这样的环境,感觉真好!即使执勤训练再苦再累,也始终充满激情!”

官兵们利用课余时间参加植树、施肥、绿地养护,共种植各类花木10余种、1000多株,既培养了官兵热爱劳动、爱我军营的优良品质,又营造了绿色低碳、文明和谐的舒心宜人环境,使营区面貌焕然一新。经过官兵一年年精心培育,一株株树苗茁壮成长,一颗颗花儿争奇斗艳,一块块草坪绿意盎然,形成了一道绚丽的军营风景线。多年的营区绿化建设,为官兵营造了一个拴心留人的绿色休憩空间,满足了官兵德、智、体、心的全面发展需求,有效提升了官兵的幸福指数。

武警玉树支队在着力打造绿色生态军营的同时,还配合地方政府植树造林、为山林浇水施肥;主动参与河流治理、生态修复和绿化工程,连片建起“武警生态林”,绿化荒滩667公顷,让当地各族人民充分感受到子弟兵的真情与爱心。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越是这样海拔高、环境重要的地方,我们越要在这里创造出绿色奇迹。”武警玉树支队政委贾之宪说。(贾志宪 王国营 陆广涛 宋翠茹)

(责编:余璐、贺迎春)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