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生态

末端治理、源头防治两手发力,在精准性和科学性上下功夫

工业污染防治向纵深推进

本报记者  寇江泽  史自强
2018年10月27日08:50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今年秋冬季治污攻坚形势依然严峻,而工业排放是大气污染物最主要来源。前不久,生态环境部发布《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要求进一步深化工业污染治理。

  目前,工业企业污染形势怎么样,治理面临哪些难点和问题,应该如何深化工业污染治理?记者近日进行了采访。

  

  工业污染防治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防治工作不能放松

  最近一段时间,河北武安普阳钢铁有限公司几乎每天下午都会召开一个重要会议——环保工程调度会。参加会议的人员包括董事长、主管环保的副总、工程部长、设备部长、采购部长,以及每个车间的环保治理项目负责人。工业污染深度治理是他们重点关注的一个议题。

  “公司投资5亿元的活性焦脱硫脱硝一体化工程,刚刚完工正在调试设备,11月中旬将投入使用,到时烧结机烟气将实现超低排放。”普阳钢铁环保科科长李剑春说,“现在,环保是公司优先考虑的重要工作。”

  今年,河北大力推进钢铁等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前8个月,全省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项目在建168个,完成95个;焦化行业超低排放改造项目在建45个,完成39个;煤电行业深度治理项目在建42个,完成4个。这些项目全部完成后,可以减排颗粒物12万多吨、二氧化硫18万吨、氮氧化物20万吨。

  工业污染防治是大气污染治理的重要环节,也是各地治污攻坚的重头戏。近5年,北京淘汰退出近2000家不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企业,清理整治了1.1万家“散乱污”企业;天津关停取缔和搬迁了1.4万余家“散乱污”企业,近2000家“散乱污”企业完成提升改造。

  “‘大气十条’实施以来,各地相继出台相应行动计划,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强度逐年降低,防治工作有了显著成效。”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吴舜泽表示,不过,现阶段我国产业结构依然偏重,工业企业高排放长期累积仍是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重要来源之一。

  中国工程院院士、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王金南介绍,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东、河南6省(市),国土面积仅占全国7.2%,却消耗了全国33%的煤炭,生产了全国43%的钢铁、45%的焦炭、31%的平板玻璃、19%的水泥、60%的原料药、40%的农药,原油加工量占全国28%。“重化工业围城现象突出,极大地影响空气质量。同时,在城乡接合部和广大农村地区,存在大量‘散乱污’企业,严重污染环境。”王金南说。

  “另外,工业企业原材料和产品运输直接导致机动车污染问题。”吴舜泽说,工业污染防治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对工业污染的全面综合防治工作不能放松。

  工业污染深度治理,目前存在哪些难点?

  吴舜泽表示,目前部分地区传统污染行业结构调整放慢,面临很大的环境保护压力;“散乱污”企业生产技术、工艺比较落后,污染治理水平较低;化学工业、制造业等行业挥发性有机溶剂使用量剧增,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涉及行业众多,治理难度较大。“污染防治涉及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等深层次问题,必须全面推进绿色发展、创新发展与高质量发展,加强源头防治。”

  不仅管住企业“烟囱”,所有产生污染的环节都应控制好

  提高工业企业末端治理水平是大气污染治理的重要任务。“随着烟气治理技术的推广以及行业排放标准的提高,末端治理措施的减排空间在逐步压缩。不过,工业企业仍存在不少减排潜力,可行的措施包括行业提标改造、‘散乱污’企业整治、无组织排放管理等。”吴舜泽说。

  今年10月1日起,全国火电、钢铁、石化、化工、水泥等行业以及工业锅炉,严格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目前,京津冀等重点区域都把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作为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中之重。吴舜泽表示,要督促现有企业加快污染治理设施提标改造,并引导新建企业落实最严格的环保措施。

  达标排放是企业履行环境责任的基本义务和底线要求。原环境保护部2016年下发了关于实施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计划的通知,要求到2020年年底,各类工业污染源持续保持达标排放。“从强化督查情况看,要实现全面稳定达标排放,欠账不少,潜力也不小,环境监管有待进一步加强。”吴舜泽表示,要把新排放标准、重点企业在线监测及排污许可证结合起来落实,加大对企业污染排放的管控。

  为推进工业企业污染防治全过程监管,河北省分阶段实施企业治污设施“分表计电”工程,对生产企业进行电路改造,安装智能电表,分别采集生产设施和治污设施的关键参数,同时接入现有环保监测设备,进行数据横向对比佐证,对治污设备实施精准管理。

  根据《河北省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专项实施方案》,今年年底前,河北将完成钢铁、火电、水泥、焦化、玻璃等5个行业电路改造工程。到2020年年底,各类工业企业污染防治设施将实现分表计电。

  管住工业企业“烟囱”的同时,也要关注每个工序的无组织排放,所有产生污染的环节都应控制好。吴舜泽介绍,目前,企业无组织排放问题相对突出,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是一个亟须解决的难题,相关部门正在研究制定钢铁、化工等行业企业无组织排放标准,加大对企业无组织排放的管控。

  李剑春介绍,今年普阳钢铁实施了101项深度治理项目,为各个生产工序配套建设了各类环保设施,全部采用先进的清洁生产工艺和污染控制新技术。普阳钢铁在港口的原料运输全部由汽运改为铁运,同时建设从综合原料场至各生产工序的全封闭皮带管廊工程,原料封闭式储存、封闭式运输。

  各地要根据环境容量“红线”来规范产业发展,调整优化产业布局

  前不久,北京、天津、河北都出台了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将产业结构调整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未来3年,北京将再退出1000家以上污染物排放较大、能耗较高、工艺落后的一般制造业和污染企业;天津将持续压减钢铁过剩产能,完成压减粗钢产能690万吨的任务,全面完成“散乱污”企业集中整治;作为京津冀产业结构调整重点区域的河北省,钢铁产能要控制在2亿吨以内,水泥、平板玻璃、煤炭、焦炭产能分别要控制在2亿吨、2亿重量箱、7000万吨、8000万吨左右。

  京津冀区域是全国钢铁、火电、平板玻璃、水泥等行业的高密度区,不合理的产业布局加剧了这个地区的大气污染程度。

  “从环境容量要求来说,京津冀所布置的产业规模以及工业污染排放量还是太大,即使达到目前能做到的最高污染控制水平,可能都没办法容纳这么多工业企业。”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大气环境首席科学家柴发合表示,不光是京津冀,各地都要从满足环境容量的角度来规范产业发展,继续在产业结构调整和布局上下功夫。

  吴舜泽认为,国务院印发的《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有一个明显特点是更加注重源头防治。他表示,源头防治可以从继续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力度、严控“两高”行业新增产能、调整优化重点区域产业布局这3方面着手。

  “要坚持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严格执行环保、质量、安全等强制性综合标准,处置京津冀等重点区域‘僵尸’企业,去除低效产能,关停不符合布局规划的产能,确保落后产能应去尽去。”吴舜泽说,同时,要严格控制新增钢铁、焦化、电解铝、铸造、水泥等产能,不能允许违法违规建设新的项目以及对落后产能实施等量置换。

  吴舜泽表示,应合理确定重点区域产业发展的布局、结构与规模,推动工业企业采取彻底关停、转型发展等方式,逐步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还要督促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实施错峰生产和错峰运输,建立产业转移环境监管机制,防止污染转移。

  “当前环境污染治理形势依然严峻,治理进程越往后,难啃的骨头越多,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吴舜泽说,同时也要调整阶段性的工作重点,在精准性和科学性上下功夫,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 人民日报 》( 2018年10月27日 09 版)

 

(责编:孟哲、杨波)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