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活”起来,才能“火”起来(“云”文艺·如何持续发力(4))
在“云”端,传统艺术正在形成新生态。短视频与直播中,京胡拉着抖音神曲,昆曲玩起了快闪,西北花儿唱出摇滚风……各类传统文化艺术纷纷换上“新颜”,成为一股潮流。
如火如荼的热闹场面,也反映出普通观众尤其是年轻人对传统艺术的亲近姿态。这无疑是一个积极的信号,也充分证明:传统艺术要“活”起来,才能“火”起来。
所谓“活”,在表演内容上要鲜活,不断吸收时代与生活的“源头活水”;在表现形式上要活泼,勇于尝试以跨界、混搭等方式开拓创新,实现审美时尚化;在传播场域上要活跃,善用最新的媒介手段,以更积极主动的态度、更频繁的亮相,吸引年轻观众的目光。
此次“云”端表现十分抢眼的戏曲艺术,就遵循了上述模式,特别是在形式多元和传播活跃度方面有很大突破。大部分创作者选择了直播,这正是时下流行的网络工具。从两三分钟的短视频,到一个多小时的长直播,内容无不经过精心设计,尤其是直播内容,突破了以往主流院团官方宣传视频的套路,成为深受观众欢迎的板块。恰如麦克卢汉那句名言“媒介即讯息”,内容必须符合传播工具的特性,才能发挥出优势效应。
另一个典型样本是民乐艺术。在传统艺术门类中,民乐出发较早、走得更远,其线上模式已经相当成熟,并已开始向线下移植。2020年元旦的两场晚会,颇具标志性。一场是哔哩哔哩网站口碑与流量双丰收的跨年演唱会,其中,琵琶演奏家方锦龙的表演成为爆点,当民乐、爵士乐、电音等音乐混搭,古曲和动画、电影主题曲串烧,传统艺术的时尚之美尽显,“壮哉我大国乐”的弹幕刷屏。另一场是北京民族乐团的新年音乐会,几首流行音乐曲目、游戏配音演员的朗诵,成为吸引年轻人走进音乐厅的契机,现场气氛的火热,让乐团对未来充满期待。民乐近两年不断走红,正是由于内容与形式的大胆跨界、年轻态表达,在年轻人心目中,民乐已经打上了“时尚”“酷”的标签。这不仅惠及线下演出,还催生出综艺节目《国乐大典》和影视剧《闪光少女》等以民乐为主要元素的作品,使传统艺术的魅力真正融入了日常生活。
民乐的发展轨迹和近来“云”文艺的经验,还彰显出艺术传播者的重要性。大众走近传统文化艺术,需要更多专业的“引路人”。
传统艺术借助互联网发力,早已有之。几乎每一次网络工具升级换代,都有目光敏锐的艺术从业者率先闯入,开疆拓土。如知识付费APP最火爆的时期,京剧坤生王佩瑜入驻喜马拉雅平台,开设了“京剧其实很好玩”课堂。三年前直播刚兴起时,中央民族乐团的中胡首席蔡阳就在陌陌上开播,并联合几位演奏家成立“民乐坊”。但这些开拓,主要是少数从业者的个人行为,能有机会亮相的,也多为业界已有一定资历的名家。而此次“云”文艺热潮,主要特征就是规模化、专业化,将名家名角这“一棵树”背后的整片“森林”都拉入互联网这个新场域。专业演出院团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云”端,极大丰富了网上的传统艺术资源,提升了相关内容的品质。一些在舞台上不那么受关注的配角和行当成为网红,一些正处于成长阶段的年轻演员有了更多施展空间,一些靠艺术家“单打独斗”无法实现的创意,在全团的倾力合作下得以完成。正是大量专业“引路人”的集中涌现,将普通人与传统艺术的距离拉近了一大步。未来,无论在线上还是线下,艺术从业者都应时刻保有“引路人”的自觉,在普及传播方面持续发力。
网络受众的年轻化以及审美的多元化,一直在推动传统艺术的演变,但新生态的形成需要时间,达到一定规模才能引起质变。“云”文艺热潮恰好提供了这样的契机,成为传统艺术转型的一副催化剂。不难预见,那些适应了新生态的演出院团,会将新的创作思维、表达方式和发展理念带到线下,最终实现传统艺术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国传统艺术是在历史长河大浪淘沙中沉淀下来的文明精华。活化传统艺术,让每一个普通人都能领略艺术之美,是文化传承的必由之路,也是当代艺术工作者的使命。
《 人民日报 》( 2020年04月16日 20 版)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