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生态

把自然讲给你听(美丽中国)

2020年06月03日08:26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编者按:日前,生态环境部发布了今年六五环境日的主题——“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保护生态环境,需要每个人身体力行,而学习与认知是行动的第一步。近年来,自然教育方兴未艾,一些组织和个人致力于帮助人们走进自然、了解自然。栩栩如生的手绘自然笔记、在田野里上的自然课、探索乡土动植物的自然之旅……丰富的自然教育活动,正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欢迎。

本版推出特别策划,讲述几位致力于自然教育的人物的故事,展现他们身上体现着的行动者的力量。

张松奎:孩子们的“蝴蝶老师”

本报记者 姚雪青

“大自然的语言很奇妙,天上的白云、地上的蚂蚁、扇动翅膀的蝴蝶,都是大自然的语言……”一个周六的上午,江苏南京市浦口区老山国家森林公园里,蝴蝶自然学校的老师张松奎正在给11个家庭的30余名学生及家长上一堂蝴蝶与生物多样性的“自然课”。

一只米黄色的东亚豆粉蝶停在花上,孩子们忍住激动的心情,慢慢靠近观察。张松奎在一边向孩子们讲解蝴蝶的色彩、行为、习性。

被孩子们称为“蝴蝶老师”的张松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收藏中外蝴蝶标本,并多次应邀出国展览讲学。1989年,他接受南京市青少年宫邀请,创办了一个科教蝴蝶博物馆。

中华虎凤蝶是南京的生态名片。2016年,在南京生态环境部门的支持下,退休后的张松奎牵头在老山国家森林公园山脚创建了南京中华虎凤蝶自然博物馆,办起了一所“蝴蝶自然学校”。

“蝴蝶是生态环境的重要指征,它们对栖境要求高,对身边发生的细微变化十分敏感。”在实地参观环节,张松奎告诉孩子们,只有保护好蝴蝶的栖息地,才能看到更多蝴蝶。他周末、节假日给孩子们讲课,每年教学活动百余次。

2018年10月,由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等联合举办的环境教育实践大赛暨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南京市高淳区桠溪中心小学选送的“中华虎凤蝶生存状况调查与自然保护”案例荣获全国特等奖。这也是张松奎的“高光时刻”。

“我加入学校的观察蝴蝶兴趣小组,拍到过许多蝴蝶,可始终没有看到‘小虎’。那次调研中终于在老山国家森林公园的一株杜衡旁,看到了带着可爱虎纹的‘小虎’,我欣喜若狂!”桠溪中心小学的张新程同学回忆,开心过后不禁想:为什么中华虎凤蝶这么少?它们在地球上还能坚持多久?

为了更好地开展研究,师生们前往老山的蝴蝶自然学校,张松奎教他们认识了“小虎”成虫的特征,学会区分雌雄“小虎”,了解“小虎”全虫态的过程。“张爷爷告诉我们,中华虎凤蝶是中国独有的野生蝶。它们不轻易搬家,如果找不到食物和产床——杜衡,就会‘抱卵’而死。”张新程说,要用行动呵护自然之美。

时间过了一年又一年,学生换了一批又一批,张松奎自豪伴着欣慰:每一个孩子都是他用心浇灌的“绿色种子”。

余海琼:一起采集青草的味道

本报记者 田 泓

清晨5点的社区什么样?小区后花园里藏着什么秘密?这是许多上海小囡从来没有想过的问题。从广西乡村走出的80后女孩余海琼,却立志要让大都市的孩子们走出高楼,亲近自然。

余海琼在天津师范大学生物科学系就读时,参加了自然教育相关的公益活动,专业知识和成长经历一下子鲜活起来。毕业后,她选择了从事当时还属于新鲜事物的自然教育。

“一小时自然时光”,是余海琼最早在上海推出的自然教育主题活动,希望孩子与家长每周拿出1小时,共同探索家门口的自然。很多孩子刚参加活动时,嫌脏不愿坐在地上,看见小虫就要踩死,余海琼带着大家观察蚕蜕过程,发现生命的神奇。不久,家长欣喜地告诉她,以前只喜欢打电子游戏的孩子,现在口袋里经常有树叶、小石子。

2014年,余海琼成立小路自然教育中心,从事自然教育课程体系的开发和培训。放学后去菜市场买菜,感受时令变化;去小区花园数数有多少种植物,哪些是自然生长、哪些是人工种植的;带上小瓶子,采集青草、鸡屎藤、辣椒的味道,建个气味图书馆……孩子们被调动起来,在观察中学会探索,在互动中充实心灵。

小路自然教育中心成立迄今,培育了1000多名自然教育从业者,为近5万个亲子家庭提供过服务。作为社会公益组织,团队的生存是最现实的课题。这几年,小路自然教育中心的服务内容在不断扩大——为学校、乡镇培训师资,为主题公园、农场设计游学线路、编写自然教育的教材和绘本。“条条小路通自然,期待更多人参与到自然教育的事业中来。”余海琼说。

何清:让城里人听见自然的声音

本报记者 张丹华

天气日渐炎热,正在一家音频网络平台上播出的节目《听见自然》也更新了内容——《二十四节气之立夏》。这是一档在陕西省生态环境厅指导下推出的生态环境类原创音频节目。

伴随着主播何清甜美的声音,听众还听到了秦岭山涧的潺潺水声。每期节目都会通过这样的场景带入,来逐步展开大家能普遍感知的生态环保话题。

“每个节气都需要吃透它的特点和自然的原貌及变化,但更重要的是找到相应的生态环境保护的结合点,然后还原到当代城市生活的场景,这样才能让听众有共鸣。”何清说。

除了担任主播,何清还是节目的主要策划人和撰稿人。她常在想,怎样用更具感染力的方式去传递生态环保的理念?“要么有科学价值,要么有用,要么观点犀利,要么给人美的享受。”何清说,“要让大家能听懂,数据才有价值。”

“用中华传统文化为节目铺就底色,以传统诗词雅韵展现寄情山水的情愫,于美妙乐音及自然声响中体现自然之美,激发受众传播生态保护理念的自主性,这就是整个节目的设计初衷。”何清说。

何清告诉记者,有一位热心听友,在一期节目留言里写了两大段文字表达对荒漠化治理的思索,他还希望通过这个渠道表达对小型河道治理的关注。

“这让我颇为感动,有这样热心的听众给节目正面反馈,我们觉得有责任把节目做得更好。”何清说。

尤鲁青:与草木建立亲密联系

本报记者 姜 峰

青海西宁的一家书店里,一幅手绘的祁连生态系统画卷徐徐展开。“这是岩羊,我在祁连山陡峭的山崖上遇到过,岩羊是重要的指示物种,它们后面往往跟着雪豹……”来自祁连县、天峻县等地中小学的小画家们正进行“手绘自然”分享会,祁连山国家公园管理局的负责人也被尤鲁青邀请来互动。原定1个小时的分享会,持续了近3个小时才结束。

2004年,英语专业出身的尤鲁青应聘为青海省林业部门国际援助生态项目的翻译。2013年,她辞职成为一名环保志愿者,专注青少年的自然教育。

野生动植物保护、防沙治沙……参与过四五百场活动后,深感于主题和形式“碎片化”的尤鲁青,又一次谋求转变:2016年,在青海团省委支持下,她牵头和两名小伙伴成立了“青海省环境教育协会”。“青海是生态大省,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等走在全国前列,我们不能再‘零敲碎打’,而要结合政府治理思路,进行系统化的环境教育。”她说。

室内授课、室外体验、交流分享……从2018年开始,“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生态学校和生态课程”自然教育活动在祁连山南麓的祁连、天峻、门源、德令哈等地多所示范学校开设,承担此项目的青海省环境教育协会,仅去年一年就组织各类活动170余场次,并且编制出极富地方特色的祁连山生态教育读本。

“通过自然教育,‘国家公园’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成为孩子身边的一草一木,建立起一种亲密的情感联系”,尤鲁青强调,“孩子是生态保护的重要力量,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了解生态、热爱生态才能更好地保护生态,才能让更多人来建设国家公园。”

目前,青海省环境教育协会有7名工作人员,作为秘书长的尤鲁青,是唯一的专职人员。协会作为非营利性社会组织,补贴相对微薄,她更多的是凭着一份情怀在坚持。“协会以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等自然保护地为依托,已陆续走进30多所学校,开展400余场次活动,惠及青少年及公众约5万人次”,在她的努力下,祁连山生态学校和课程、西宁湿地学校等环境教育品牌正在广袤高原叫响。

(责编:丁亦鑫、李昉)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